奮戰在隔離病區的日子
摘要:我們兩個來到了水龍頭旁,打開水龍頭誘導自己排尿,沉甸甸的紙尿褲隨著我們的走動,里面的尿液不時會被擠出來,第一次如此,我們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
楊文杰在隔離病區為患者診療。
記者高元元通訊員李明華文/圖
至2月28日,我市139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我市各醫院隔離病區空了,從隔離病區走出來的醫生、護士和他們的日記感動著許多人。
“習慣了每天身著防護服的樣子,習慣了每天護目鏡里的霧滴……”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病科護士楊文杰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奮戰在隔離病區的日子,每天休息時,楊文杰就一點一滴記錄下一天的經歷。讀楊文杰的日記,令人淚目。在此,摘錄一二。
日記一:沉甸甸的紙尿褲隨著我們的走動,里面的尿液會不時被擠出來……2020年的春節注定與往年不同,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醫護人員逆流而上,用自己柔弱的身軀為萬千民眾筑起一道道堅固的防線。在我們的護士隊伍中,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雖然我們年輕,但我們深知自己肩上的任務,沒有太多猶豫,沒有太多淚水,我們毅然用行動譜寫著“白衣天使”之歌。到目前為止,我在隔離病區已經工作20多天了,時光如梭,靜心回憶,每天都充滿挑戰,有淚水也有笑容。剛進入隔離病區時,帶著對新工作的未知與陌生,我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然而一個夜班下來,其中的辛苦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們的夜班是10個小時,全副武裝的防護服如同一面不透風的墻,口罩的壓迫讓我連呼吸都變得吃力,眼鏡與護目鏡的氣霧使視線基本是模糊的,邊框壓得額頭生疼。看著搭檔,她苦笑著對我說:“我想方便了,但就是排不出來,怎么辦?”我們兩個來到了水龍頭旁,打開水龍頭誘導自己排尿,沉甸甸的紙尿褲隨著我們的走動,里面的尿液不時會被擠出來,第一次如此,我們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她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緊握著她的手,彼此加油打氣,絕不讓淚水流出來……
日記二:每天凌晨兩三點,還有奔波忙碌的身影……他們每個人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他們也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他們也同我們一樣焦急期待與家人團聚。下班從病區出來后,姐妹們都會圍坐一團,彼此說著體會,一身的疲憊和辛酸便在大家的笑聲中慢慢淡去。有一天科里來了一位盲人,我叮囑他有事隨時按鈴,但他哽咽著說:“你們竟然不嫌棄我,我獨居那么多年了,自己能行,就不給你們添麻煩了,謝謝你!”可我仍然不放心,靜靜地站在他的床旁,這時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想去衛生間。”我扶著他慢慢地走進去,為他關上了門。這時我又想到他吃藥可能不方便,就把所有的藥都分裝好,擺到他隨手能夠到的地方,并提醒他按擺的順序吃。吃午飯時怕飯燙著他,我就站在床前喂他吃,他吃完后我拖著酸痛的腿回到了護士站。回到清潔區后,我把這個特殊病人的情況告訴了護士長,她說:“在沒有人提醒的情況下還能如此有責任心和愛心,值得表揚。”
坐鎮指導的朱主任和護士長也同樣辛苦,從新建的科室到特殊的患者,從物資申領到工作區布置,從梳理工作流程到細化各班工作職責,從標本的采集到各種培訓,一切都需要她們處理,每天夜里兩三點還能看到她們奔波忙碌的身影。我知道,為了能讓我們前線人員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院領導們也是每天加班加點,竭盡所能地為我們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務,大家的無私付出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和力量。
受大家的感染,在疫區我也寫了入黨申請書,期待能加入這樣一支偉大的隊伍中。待到輪休時,我再次簽下請戰書,我決定:病毒不止,我奮斗不息,戰斗不止,我決不“收兵”。
每天的工作緊張忙碌,大家不斷磨合,改進了工作方法,工作也變得順暢。我終于成功成為一名集心理輔導老師、送餐員、清潔員、修理工、搬運工于一身的全能護士。
“云里石頭開錦縫,從來不許嵌斜陽。”在戰“疫”一線,我們如同磐石一樣堅韌。常說身在其中,方知其味,在一線的我們有苦,有淚,更有甜。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