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河抗擊疫情: 一個村支書的“三件寶貝”
摘要:3、手電筒——蔣支書隨身攜帶的第三件寶貝。疫情防控以來,閭河鄉河灣村在蔣永霞的帶領下,全村建立健全三級網格,設置27個執勤點,成立4支志愿者服務隊,先后有52名黨員、村民組長、村民代表加入到防控疫情隊伍中來,為群眾紅色代辦500多人次等。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尚克麗)疫情防控20多天以來,閭河鄉河灣村支部書記蔣永霞就沒有回過家,為了全村3000多父老鄉親的生命安全,蔣永霞算是豁出去了,喊啞了嗓子、熬紅了眼睛、跑爛了鞋子,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細心的同事發現,抗疫以來,蔣支書的“三件寶貝”寸手不離。

小喇叭——蔣永霞的第一個寶貝。蔣支書拿著手持小喇叭,走到哪宣傳到哪,有時是錄制好的宣傳錄音,有時是她隨時向群眾喊話,有時是耐心宣傳勸阻,有時是大聲責備。全村26個村民組,她每天都要跑上兩遍,哪里有扎堆的群眾,她會大聲把他們吼回去,哪里有不戴口罩亂串的村民,她也會毫不客氣的吵他們......她用小喇叭向廣大村民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傳達著黨和政府的關懷,也傳遞著她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感情!

小本本——蔣支書隨身攜帶的第二件寶貝。她的小本本上不僅密密麻麻記錄著鄉防控指揮部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而且還記錄著卡點執勤上每天過往的行人車輛;不僅記錄著疫區返鄉人員的健康況狀,還記錄著他們所需的生活物品;不僅記錄著廣大群眾的柴米油鹽,還記錄著志愿者、老黨員、社會各界人士的感人事跡等等。這個小本本上的工作內容指揮著她,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

手電筒——蔣支書隨身攜帶的第三件寶貝。每當夜幕降臨,群眾已經關門閉戶在家看電視休息了,蔣支書還在高一腳低一腳走在村莊的路上。全村33戶疫區返鄉人員每天她都要跑一遍,問清情況方可放心。由于大部分村莊里面沒有路燈,手電筒便成了她最親密的伙伴。
疫情防控以來,閭河鄉河灣村在蔣永霞的帶領下,全村建立健全三級網格,設置27個執勤點,成立4支志愿者服務隊,先后有52名黨員、村民組長、村民代表加入到防控疫情隊伍中來,為群眾紅色代辦500多人次等。在村兩委的感召之下,先后有54名愛心人士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村支部將干部群眾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人心齊,泰山移,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是河灣干群眾志成城的信念和決心:阻擊疫情,我們一定贏!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