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尋親 一個遲到29年的擁抱
記者 許偉
灑水、掃地、擦窗、懸掛迎親的條幅……6月3日一大早,市經濟開發區開源街道大劉莊村委大院內就開始忙碌了。
暑熱襲人,大劉莊村黨支部書記馬蕾滿頭大汗,笑意滿臉。他熱情招呼著尋親志愿者和尋親家屬,協調認親現場相關事宜。
鮮花送給楊宏偉。
上午10時許,楊宏偉帶著妻子和一雙兒女從商丘市民權縣趕到認親現場。
“爸,我終于找到您了!”話未說完,楊宏偉緊緊擁抱著67歲的親生父親馬占偉和姐姐馬芳,淚流滿面。沒有喧囂的鑼鼓和嗩吶,只有親人相見時的熱淚和感動。一個遲到了近30年的擁抱讓人動容!
楊宏偉與親人交談。
鮮花和掌聲送給親人,也送給接力尋親的愛心志愿者,喜慶的紅圍巾飄揚在每個親人的胸前。當楊宏偉和馬天佑兩個名字合二為一,親人的熱淚折射出29年尋親路上的風雨歷程和艱辛與執著。
家住駐馬店市經濟開發區開源街道大劉莊村的馬占偉,至今清晰地記得,1993年的那個夏天,婚后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騎自行車帶著不到4歲的兒子馬天佑,在去市區走親戚的途中雙雙失蹤。從此,馬占偉走遍了許多地方,苦苦尋找了近30年,卻一無所獲。
4歲的馬天佑輾轉流落到商丘市民權縣,被養父母改名為楊宏偉。而親生母親卻一直不知所蹤。馬天佑腦海中一直保留著走失時的記憶碎片。隨著年紀增大,他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日益強烈。
2011年,22歲的楊宏偉在“寶貝回家”公益網站登記了尋親信息,從此開啟了一場艱難的尋親之旅,全國各地的愛心志愿者接力為他尋找親人線索。
10多年間,楊宏偉的尋親之路充滿了坎坷。只要接到相似線索,楊宏偉就會到處尋親。他踏遍了云貴川等地,屢屢碰壁卻始終沒有放棄尋親的念頭。
據“寶貝回家”駐馬店驛站公益人士趙東林和段九全介紹,尋親志愿者比對了60個尋子家庭信息,20多個省份的志愿者幫助排查線索,分析地理環境和當地方言構成。“其實每一次的比對和排查,大家都充滿了信心,抱定了必勝的信念,只是最后還是無情地被排除掉了。”
“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華中黨支部合影。
“楊宏偉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他沒有因為長期找不到家就頹廢,也沒有因為找家耽誤工作和生活。他不像有些尋家孩子,除了找家,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他的心態非常平和。在找家的同時,楊宏偉也在經營自己的生活,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如今他的大兒子7歲,小女兒5歲,兩個孩子都特別聰明可愛,一家人其樂融融。”趙東林表示,“其實,這也是我們尋親志愿者最希望看到的狀態。”
2021年11月,在“寶貝回家”志愿者“小河小魚”的建議下,楊宏偉的信息經過再次整理,發給了志愿者“快刀”,請他幫助再次排查。2022年3月,“快刀”反饋了一個關鍵信息:楊宏偉與兒時走失的馬天佑相貌特征吻合,并給出了駐馬店市開發區開源街道大劉莊村**號的地址信息。
在“寶貝回家”河南志愿者“云錦”和“小五哥”持續關注下,聯系上了大劉莊村黨支部書記馬蕾,獲知了失蹤孩子家庭的相關信息。后來,趙東林以及段九全通過實地走訪,進一步確認了信息,并采集了失蹤孩子馬天佑的父親馬占偉的血樣,為DNA鑒定做準備。2022年5月,DNA鑒定有了結果。不出所料,馬占偉與楊宏偉DNA比對成功,楊宏偉就是當年被母親帶出去后失蹤的馬天佑。
經濟開發區開源辦事處大劉莊村委歡迎楊宏偉回家。
“我終于找到這個弟弟啦!”提起堂弟馬天佑,堂哥馬千里不由得紅了眼睛。感慨、感動,寫在每個馬姓親人的心頭,傾瀉在每個親人的臉上。千萬分激動之情凝聚為橫幅上的一句話:“大劉莊村熱烈歡迎馬天佑回家”!
盡管馬天佑的親生母親至今下落不明,但親人的相逢擁抱依然讓人動容,他們訴說著憋在心里29年的思念。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希望所有走失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也希望所有失散的親人,都能團圓。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