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婦卞廣玲 外來媳婦飛山鄉 引領群眾致富忙
摘要:卞廣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引導當地群眾積極加入合作社,在提供種植指導、銷售服務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人脈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讓魯灣粉條、蜂蜜、植物油等農產品走紅市場,不再發愁銷路。同心創大業一片孝老情 卞廣玲和丈夫風雨與共創大業的同時,對雙方老人盡心盡力照顧。
記者溫培雅
80后卞廣玲是驛城區金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創業路上,她以“勤”字當頭、以“實”字為底、以“思”字為導,和丈夫魯雙峰一起夫唱婦隨,帶領鄉親們在黃土地上掘金致富,勇往直前。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一個來自安徽省的外來媳婦,她把魯灣當故鄉,扎根農村、情灑田野。她自強不息、勇于創業、回報社會的故事成為十里八村鄉親們傳頌的佳話,為魯灣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立足大農業唱響富民曲
考慮到丈夫的老家魯灣村缺乏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脫貧任務又很艱巨,卞廣玲毅然把現代化農業種植基地選在魯灣村。要想富先修路,她和丈夫一商量,首先修通了道路,讓鄉親們出行方便。然后進行土地流轉、實施股份合作、提供就業崗位,開始勾勒心中宏大的農業版圖。
她創立的驛城區金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目前合作社已安置當地勞動力300余人,其中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200人,占職工總人數的60%,務工人員年人均收入1.3萬元。2017年,夫婦二人通過產業帶貧方式幫扶了魯灣村17戶貧困戶,每戶增收1200元。
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卞廣玲的合作社每年給予他們米、面、油及現金捐贈,并成立了特困戶幫助中心進行捐贈救助,為當地農民致富創造了良好的平臺,實現企業發展和貧困戶脫貧雙贏目標。
根植天中地打造大品牌
為了讓合作社生產的綠色野生山葡萄酒暢銷各地,打響“天中造”農產品品牌,卞廣玲遍訪野生山葡萄酒生產基地,經常帶隊參加全國各類綠色農產品大賽,摸市場、選品種、學技術、聊管理,讓“羋月”系列野生山葡萄酒走出深閨,成為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的招待用酒,并被評為中國綠色食品金獎。
近年來,由于受市場等方面因素的制約,零星分散的農產品種植和銷售勢單力薄,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難以規避市場風險。群眾的個體種植沒有系統的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不力、農產品品質無法大幅度提高,以致出現收購價格不穩,損害了農民利益,挫傷了農民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卞廣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引導當地群眾積極加入合作社,在提供種植指導、銷售服務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人脈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讓魯灣粉條、蜂蜜、植物油等農產品走紅市場,不再發愁銷路。
同心創大業一片孝老情
卞廣玲和丈夫風雨與共創大業的同時,對雙方老人盡心盡力照顧。她把父母從千里之外的安徽接過來贍養盡孝,對公婆也是無微不至地照顧,不是女兒勝似女兒。
2016年,在婆婆年罹患胃癌的情況下,她帶著老人輾轉多地求醫,做手術后守在病床前衣不解帶整整照顧了3個月,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婆婆出院后,她按照醫生的囑咐,每天給老人做6到8頓飯,一次半碗左右,保證老人少食多餐,婆婆的身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慢慢恢復。鄉親們感嘆地說:“老人上輩子肯定是積了福,所以才能娶到這樣打著燈籠也難尋的好媳婦。”
一個產業能帶富一部分人,一種精神也能感染一批人。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卞廣玲積極投入脫貧攻堅戰役,展示著新時代農家媳婦的責任和擔當。③2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