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吒的成長看教育
摘要:總之,哪吒由魔童變為拯救陳塘關的英雄,是他的父母和他的老師共同作用的結果。想必大家也會反駁,老龍王也愛他的兒子敖丙啊,申公豹也愛他的學生敖丙啊,他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也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送給敖丙了,他們的教育理念也高度統一,為什么敖丙就成了悲劇角色,令人惋惜呢?
□賈素霞
聽說最近熱播的《哪吒魔童降世》和家庭教育有關,我決定帶我們班的全體學生和家長包場去看看。原因是我們班上有一個類似于“魔童”的孩子,我按教育學、心理學上的理論來教育,都沒有把他塑造成我想要的樣子。后來咨詢教育專家才知道,“原件出了問題,不管你怎么努力,都無法把復印件改好”。我懇求對方幫我出出招,幫我降服這孩子。對方說:“復印件你改不了,可以改原件呀!”
我帶全班學生和家長一起看《哪吒魔童降世》,就是希望“原件”和“復印件”都能從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原型,從而改造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
哪吒,是魔童還是英雄?看完電影,我找到了答案。
哪吒本該是太乙真人送來的靈珠轉世,可偏偏被嫉妒太乙真人的申公豹掉了包,變成魔丸轉世。如果太乙真人堅持不喝酒,如果哪吒家的仆人沒有被蠱惑,如果申公豹不嫉妒師兄,哪吒的命運就會是靈珠轉世。可是一個因(申公豹嫉妒太乙真人)中下了,必然結出一個果。但正如哪吒父母說的:“孩子是無辜的!他還是個孩子。”哪吒生而為魔,禍害人間的形象是命運加持給他的,不是哪吒的錯。
面對這樣一個為百姓所不容的熊孩子,李靖夫婦選擇的是接納-理解-引導-解決問題。這正和《正面管教》這本書里的教育觀點不謀而合。而現實生活中,這樣不斷闖禍的孩子總會被父母責罵、毆打、諷刺,看客們還總會說打得輕。試想,哪吒做了好事被人誤會,父母卻像百姓一樣打壓他,結果會如何?
以現實的眼光看哪吒叛逆性格的形成,正是因為娘忙著工作,爹忙著求人改變孩子的命運,錯過了陪兒子成長的最好時光,讓屢次做了好事而被人誤解的哪吒得不到大人及時的心理疏導,從而更加孤獨叛逆。好在娘認識到這點,百忙中抽點時間陪兒子踢一次毽子,成了兒子最快樂的記憶。爹在兒子闖禍后,選擇相信兒子,不惜放下陳塘關總兵的尊嚴,求百姓參加兒子三歲生辰宴,就是為了向大家說明真相,還兒子一個公道。他還教育兒子“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的道理。如此,才有了哪吒對敖丙的一聲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
是父母的愛和正確的教育,內化成了哪吒改寫命運的動力。
哪吒的老師太乙真人,面對頑劣的學生,循循善誘,耐心教導。魔童一降世,他便用乾坤圈約束哪吒的魔性。他把哪吒引到《山河社稷圖》里修煉心性,他把自己的法寶混天綾、火尖槍送給哪吒當兵器,他把風火輪送給哪吒當坐騎(關鍵時刻是風火輪讓哪吒看到爹愿代他去死的情景)。最后當看到敖丙為救唯一的朋友哪吒,一起被雷劈時,太乙真人不惜損耗幾百年的修為保住了兩個孩子的魂魄。愛生如此,誰遇到這樣的老師會不變得優秀呢?
我們還發現,哪吒的爹娘和老師為了教育哪吒,始終密切配合,教育理念高度統一。
總之,哪吒由魔童變為拯救陳塘關的英雄,是他的父母和他的老師共同作用的結果。
想必大家也會反駁,老龍王也愛他的兒子敖丙啊,申公豹也愛他的學生敖丙啊,他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也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送給敖丙了,他們的教育理念也高度統一,為什么敖丙就成了悲劇角色,令人惋惜呢?因為他們動機不單純:老龍王讓孩子承繼“國仇家恨”,申公豹想借學生證明自己比師兄有能力。敖丙這個善良的孩子,被兩個別有用心的人教育,怎么會不痛苦、不迷茫?
我們的孩子,來到世界時也許命運不同,但只要家長和老師三觀正、用心教、用愛管,并高度配合,每一個孩子都是“英雄”!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