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生李靜: 用愛融化患者心中的堅冰
摘要:李靜畢業于新鄉醫學院,多次獲得優秀工作者稱號,曾獲得醫院青年醫師病案分享比賽第三名,是醫院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員。“面對辱罵和踢打我們的病人,我們耐心地給病人做認知治療和心理治療,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積極監測藥物的濃度,適時調整劑量。”
李靜和病人親切交談。
面對沖過來要撞墻自殺的患者,她不顧危險一把摟住患者導致自己多處擦傷;查房時患者猛掐她的脖子,她沉著應對;面對患者從上而下澆來的開水,她捂著被燙紅的頭皮強忍淚水。這就是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李靜的故事,有溫暖,有感動。但同時她心底也有對家人的虧欠。
李靜畢業于新鄉醫學院,多次獲得優秀工作者稱號,曾獲得醫院青年醫師病案分享比賽第三名,是醫院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員。
上有老下有小千鈞重擔她來挑
在家中,她是一雙兒女的母親,還是出車禍婆婆的主心骨;在醫院,她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在李靜丈夫的眼里,妻子工作上勤勤懇懇、毫無怨言。她始終謹記上學時自己發下的誓言:“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學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身。”
“孩子大的6歲半,小的3歲,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克服家庭困難,從不抱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記得我懷老二時正逢醫院創三甲,孩子出生后身體羸弱,生病時我只能晚上陪他打點滴。第二天一大早送他去幼兒園后我才能到醫院上班。”李靜說。
視患者為親人
“對于年紀大的病人,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對于年齡小的病人,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關心。”這是李靜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到我們這里就醫的大部分是抑郁、焦慮、躁狂、精神分裂癥患者。這些患者大都經歷過心理創傷,這就要求我們在具有精湛專業技術的同時還要富有愛心、耐心和關心,做到視患者為親人。”她說,“我查房時從來不叫病人的床號和名字,年紀和我差不多的,我會稱呼她們大姐或妹子,像父母一樣的年紀就稱他們一聲叔叔阿姨,再小一些的就稱呼一聲妞妞。”
一個20歲的姑娘,病了3年多才來看病,來的時候病懨懨的,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手臂上有多處嚴重的劃傷,入院后總是找機會自殺。在對其進行藥物及物理治療的同時,每天晚上下班后無論多忙多累,李靜都會抽出時間,給她做心理訪談,了解她的心理動態,幫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這樣堅持了近一個月,這個姑娘的臉上有了笑容,還能熱情地幫助其他病人。
作為精神科醫生,需要有足夠的心理素質面對突發狀況。“有一次我正查房,一個病人突然掐著我的脖子,揚言要掐死我。在這種情況下,我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制止了這個突發事件。還有一次,一個重度抑郁癥患者突然沖向墻壁,要自殺。我一把抱住患者后跪倒在地,導致雙膝及右手肘關節擦傷,一個多月才好。”李靜說。
“面對辱罵和踢打我們的病人,我們耐心地給病人做認知治療和心理治療,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積極監測藥物的濃度,適時調整劑量。”李靜說,作為一名醫生,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注定選擇了奉獻;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既然選擇了這份專業,就無怨無悔。因為在病人及其家屬心中你就是他們的希望和光明,他們對你充滿了信任和依賴。(郭建光)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