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導演的“華文隱憂”:用電影傳承華人文化
摘要:胡健 攝 陳哲藝說,“新加坡華語電影在本國是被邊緣化的,好在有像平遙國際電影展這樣的平臺,可以讓新加坡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華語電影有發聲的機會。
中新網山西平遙10月12日電 (記者 胡健)“其實新加坡的年輕華人已經有點排斥中文了,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狀。所以我在電影里出現武術、漢字、華語電影、華文教育等元素,希望通過電影來喚起新加坡華人社會的文化意識。”新加坡導演陳哲藝12日在平遙電影宮如是說。
由陳哲藝導演的電影《熱帶雨》12日在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行亞洲首映,影片藉由女性視角,將新加坡社會存在的華文教育缺失、女性身份認同、中年婚姻危機等問題用細膩的鏡頭語言娓娓道來。
其中,有關華人文化在新加坡的“存在感”,是導演陳哲藝想要展現的議題。
在電影《熱帶雨》里,陳哲藝加入了胡金銓導演的電影元素,用來向華語電影致敬。通過一個“幫”字,來體現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際關系,中華文化的影子在這部新加坡電影里隨處可見。
出生在馬來西亞的女演員楊雁雁在劇中飾演華文教師一角,在談到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情況時,她表示,“馬來西亞華人對中文還是很注重的,我本身就是華校生,包括我的小孩也在新加坡讀小學,我就要求他回到家里必須講中文,不能讓他忘記自己是華人。”
談及新加坡的華語電影現狀,陳哲藝的表情并不樂觀。“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家,本土電影的產量并不多,遇到一個好年份,可能會有20部左右,平均一年大概8到10部左右,能夠在新加坡院線上映的,也就不到5部。”
陳哲藝說,“新加坡華語電影在本國是被邊緣化的,好在有像平遙國際電影展這樣的平臺,可以讓新加坡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華語電影有發聲的機會。
出生于新加坡的陳哲藝畢業于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他的首部長片作品《爸媽不在家》在2013年的戛納電影節首映并奪得金攝影機獎,而后又陸續贏得包括BFI倫敦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等40個國際獎項。(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