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70年騰飛,喜看百姓生活巨變
摘要:在筆者的印象中,小時候一家人都擠在紅磚砌成的小平房里,刮風下雨時連覺都睡不安穩,到了80年代后期,父母單位分配了筒子樓,90年代末,隨著商品房時代的來臨,絕大多數家庭都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更有一些人住上了復式樓、花園小區、特色別墅。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華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發展,大大提升了綜合國力,人民群眾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紛紛過上了有保障的“好日子”。重溫這段輝煌的歷史,喜看百姓生活巨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自豪,為人民的安康幸福而快慰。
毫無疑問,從1949年到2019年這70年,是新中國從落后走向繁榮、從貧困走向富強的70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億萬人民的艱苦奮斗下,我們取得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國家綜合實力增強的偉大成就。正如各種統計數據顯示,70年來,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288倍,代表富裕程度的恩格爾系數下降近40個百分點,這一增一降之間,真實體現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由貧困、溫飽向小康、富裕邁進的清晰路徑。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過得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貧窮日子,對于許多家庭而言,一家人能吃飽飯、有衣服穿就非常滿足了。而今天,人們更加追求舒適、美觀的服裝面料、款式,更加注重食品的種類、營養與口味。顯然,這種吃穿條件的不斷升級,折射出70年來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與改善,不再滿足于解決溫飽的低層次需求,而是有能力開創更高質量的新生活。
當然,從民生改善的角度看,除了吃和穿之外,最能反映出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的,無疑就是住和行了。在筆者的印象中,小時候一家人都擠在紅磚砌成的小平房里,刮風下雨時連覺都睡不安穩,到了80年代后期,父母單位分配了筒子樓,90年代末,隨著商品房時代的來臨,絕大多數家庭都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更有一些人住上了復式樓、花園小區、特色別墅。而在出行方面,交通工具的不斷更新換代,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改革開放以前,即便是城里人出行,也只能是徒步、騎自行車、乘坐公交車,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代步工具越發現代化,電動車、摩托車、公交車、小汽車、地鐵已呈普及之勢,如果出遠門,還可以方便快捷地搭乘飛機、城際列車、高鐵等,這種變化跟過去相比,真的是強太多了。
總之,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讓人切身感受到了這70年來國家的騰飛巨變和百姓生活的幸福提升。讓我們共同向祖國致敬,向人民致敬,向新中國成立70年所取得的累累碩果致敬。
文/鄭杰
責任編輯:吳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