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
母親讓二姐從老家給我捎來一些馬齒莧,我如獲至寶,感動之余,決定做一頓清香可口的蒸菜。馬齒莧是我心中的美味佳肴,勾起了我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小時候,馬齒莧是鄉村里最常見的野菜,每到初夏時節,田野里、溝渠旁、小路邊……隨處可見這種植物。炎炎烈日下,滿坡遍野的馬齒莧蓬蓬勃勃地生長著,精神抖擻地舒展著脆嫩的莖葉。它們沐著烈日,迎著疾風,淋著驟雨,在季節的交替輪回中肆意地瘋長。它的樣子很普通,一點都不起眼,只有你細心觀察的時候,才會發現它的美。馬齒莧圓圓的莖光滑又鮮嫩,看上去有點透明,淡綠中泛著淺紅,像少女嬌嫩的臉上搽著淡淡的胭脂。扁圓形的葉片顯得有點肥厚,宛如點點碧綠的翡翠,在蓊蓊郁郁的田野中,別有一番風姿。
盡管馬齒莧看起來嬌嫩,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它耐旱又耐澇,即便到了盛夏時節,也能經得起烈日和暴雨的洗禮。馬齒莧俗稱“曬不死”,炎炎夏日里,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很多植物的葉子都打起了卷兒,沒精打采,馬齒莧卻不怕曬,在烈日的曝曬下,生機盎然地挺立著,快樂地舒展著肥厚的莖葉,盡情地吸收著陽光。即便被人連根拔起,在地里曬個三五天,只要夏雨一來,它立刻“死”而復生,繼續在曠野中重新扎根,茁壯成長。馬齒莧也不怕澇,即便接連下幾天暴雨,田野里水汪汪的一片,即便一些莊稼被淹死,它生長得依然旺盛。
在童年的記憶中,總是吃不飽。每當夏季來臨,馬齒莧便成了我們口中最好的食物。我們常常提著籃子,三五成群地在田野里挖野菜,當然,最容易挖到的就是馬齒莧了。到了傍晚,母親會把我們挖來馬齒莧洗干凈、切碎,再拌上面粉,在鍋里蒸上十多分鐘。這時候,月亮悄悄爬上樹梢,院子里樹影婆娑,微風陣陣吹過,小院子里彌漫起蒸菜的香味兒。我們兄妹幾個咽著口水,圍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子旁,眼巴巴地盯著廚房門口。不一會兒,母親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蒸菜走出,她利索地在蒸菜上淋上蒜泥,給我們每人盛上一碗,我們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蒸馬齒莧吃來又嫩又滑,真是世上最美的佳肴。月光靜靜照著母親的臉龐,她不停地擦著臉上的汗水,微笑著看著我們,目光如月光般溫柔。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常常回想起那溫馨美好的畫面。
如今在縣城工作,每年夏天回老家看望母親,我總喜歡到菜園子里采一些馬齒莧。母親漸漸老了,臉上爬滿了皺紋,頭發也白了,但她的精神依舊很好。母親用馬齒莧給我蒸包子。她把洗好的馬齒莧在沸騰的水里燙一下撈出切碎,拌上香蔥、粉條和炒好的雞蛋,放入麻油和調料,蒸出來的包子皮薄餡多,香軟可口。母親知道我喜歡吃馬齒莧,就把吃不完的馬齒莧蒸好曬干,等到冬天的時候,再用它們蒸包子。每當我吃著母親用馬齒莧做的美食,心里總是暖暖的,——馬齒莧的味道里滿是濃濃的母愛啊!
馬齒莧渾身是寶,不僅是美味的野菜,而且還可以入藥,有清熱涼血治痢的功效,故而又稱長壽菜。前年愛人患上了慢性結腸炎,經常拉肚子,為此四處求醫,吃了很多藥,但一直不見好轉。后來一個朋友建議吃馬齒莧食療,于是愛人就從老家挖了一些,連續吃了幾天之后,結腸炎居然痊愈了。至此之后,我更加鐘愛馬齒莧了。
我喜歡馬齒莧,它不起眼,卻很實用,默默奉獻,從不張揚;它堅韌從容,經得起烈日曝曬,風吹雨打,就像生活中的那些強者,即便遭受挫折,卻不憂不懼,百折不撓。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