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的見證
上蔡縣百尺鄉(xiāng)百尺集新開一條北街。說它新,也只有三五年的光景,但這條街見證了百尺的發(fā)展。
它有一個很官方的名字——學政路。兩年前,位于新街南邊的百尺二中,堵住建校以來一直西開的大門,在北面建了一個臨街的新大門。位于新街北邊全鄉(xiāng)規(guī)模最大的晨星幼兒園,也將原來朝北開的大門改換成了臨街的南大門。這條街上有這兩所學校和幼兒園,與“學政路”這個名稱中的“學”字應該密切相連吧。這條街只有剛建的百尺村委會,沒有什么政府機關,街名用個“政”字似乎有些不符,想必命名者想讓百尺這兩所學校走出更多的學子,從政后建設家鄉(xiāng),所以為這條街起名“學政路”。
對這條新街,用滄海桑田概括一點也不為過,它見證了百尺的發(fā)展、進步,也見證了百尺的昨天、今天。
上世紀80年代末,我上初中時,這只是一條不能過大車的小道。我家就在附近的村莊,到集鎮(zhèn)讀中學,這條小路是我和本村同學常走的近路。這條幽靜的小路上,布滿著我們求學的腳印,飄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留下了我們少年求學時美好的回憶。
時光荏苒,跨出校門的我走上工作崗位。我在百尺二中教書時,從家到學校也經常走這條小路。我經常在校園后面的這條幽靜的小路上讀課文、誦古詩,抑或欣賞田園美景。有一天清早,我在這條小路上看書備課,與一位退休的鄉(xiāng)政府老干部偶遇,攀談幾句后,他感慨道:有你這么認真的老師,我看到了百尺教育的明天。
后來,這條路斷了。起先,中間段的樹林和小路被村民們起土挖成了溝,連小車也無法通過,路也就毀了。
近年來,發(fā)展勢頭強勁的房地產業(yè)在全國各地迅速鋪展開來,從大城市到小城市,從小城市又到了農村集鎮(zhèn)。五六年前,一位剛從部隊退伍的頗有闖勁的年輕人,看到了這條地理位置優(yōu)越的小路的商機。經過多次溝通協(xié)商、多次討價還價,他終于買到了這條小路西段的土地使用權。
西段一開發(fā),中間段也成了寶地。一個很有經濟實力的鄭姓農戶,填平了坑塘,接著西邊的門面房向東順延蓋了起來。
為了順利將房賣出,開發(fā)商出資修建了一條寬近20米、長約500米的水泥路。為了聚人氣,每年春天他們都會出資唱大戲、,十里八村的村民便紛紛涌向這里看戲、購物、品美食。
購買入住的商戶越來越多,新街的人氣越來越旺。婚紗攝影、美容健體、五金電器、車輛修配、賓館浴池、校外培訓、飯館藥店等店面如雨后春筍般在新街出現。這條街的興起,拉動了就業(yè)、帶動了經濟、繁榮了鄉(xiāng)村。
一條街見證了歷史的發(fā)展,一條街承載著百尺滄桑的變遷。明天,當“新街”的名字不再新,它的面貌一定又會煥然一新吧!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