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讀耿永紅詩歌《銅頂針》后所想到的
摘要:黑夜那么多燈光全都落在了 她一個人身上 慢慢的,她也就成了光源體 一個家族的發光史, 是從一個女子 小如螢火的微芒開始的 再一次追溯到從前無月的夜空。《銅頂針》是已經逝去的賢妻良母們一首哀怨而又凄美的一首挽歌!
□劉杰
耿永紅是我熟悉的一名美女詩人,在河南乃至全國,頗有知名度。說熟悉只是熟悉她的作品,她的人不曾見過。我之所以特別在此推薦她,不是因為她的名氣,也不是因為她的美貌或者別的什么,而是因為《銅頂針》這首優美的敘事詩,深深地走進了我心里。我為它震撼,為它折服,想要為它說點什么。
基于詩歌的“難于轉述性”我先在此重復一下這首詩歌。
首先是燈光。
黑夜那么多燈光全都落在了
她一個人身上
慢慢的,她也就成了光源體
一個家族的發光史,
是從一個女子
小如螢火的微芒開始的
再一次追溯到從前無月的夜空。
……
讀完這首詩,我的心情異常的沉重。可以說,與其說這首詩是詩人寫出來的,倒不如說,它是一曲充滿哀傷的調子,哀怨地從詩人的心里“流淌”出來的。它渾然天成,沒有人工痕跡。它借詩人之手,獻給天下所有的女子。那些賢妻良母,那些全職太太,那些為兒女操碎了心的母親,包括那些為了孫子女含辛茹苦的祖母,她們日日月月年年,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埋葬了自己的追求和夢想,一心一意,相夫教子,上敬老人,下憐孩子。而她們自己,早已失去了自我,淪為家庭的犧牲品,成為“黃臉婆”,成為被社會被家庭忽略的人。都說母愛是偉大的,然而母愛又是艱辛的。都說患難夫妻是最可珍惜的,可是,“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已成為一種常態,這些賢妻良母們,很多已經不幸地淪為“抹布女”。唉,一聲沉重的嘆息!
家務勞動是沉重而又繁瑣的,從事家務勞動、教育兒女的家庭婦女們,往往得不到社會和家人的應有尊重。但是,如果沒有了她們的無私奉獻,何來家庭和諧、社會的進步、兒女的健康成長呢?男人們深思吧,請愛護你的妻子,看到她的付出,尊重她的人格,盡力使她快樂,只有這樣,她才不會老得那樣快,心里生出“霉斑”。
新的婚姻法已經出臺了,對于在整個社會的大后方做出巨大貢獻的女人人來說,法律并沒有在家庭經濟支配權這一塊做出明確規定,這樣一來,每個家庭的支配經濟大權,全靠夫妻的協商了。現在,新女性們大部分都不愿意淪為家庭婦女,擠破頭也要做職業女性。但是,就算職業女性,也要面對工作和家庭事務的雙重重擔,又有誰替她們分擔呢?
《銅頂針》是已經逝去的賢妻良母們一首哀怨而又凄美的一首挽歌!
《銅頂針》是對社會,特別是受封建殘余影響的大男子主義歧視女性的一種強烈的諷刺和有力的抨擊!
《銅頂針》是對女性自我覺醒的一種思想啟迪!
《銅頂針》是女性傳統美德的一曲贊歌!
《銅釘釘》告訴全天下的兒女要孝敬自己的母親!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