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懷想
□郭建光
夜晚的大街上影影綽綽,光斑零落灑在騎著三輪車賣艾蒿的老人的臉上。“這東西辟邪,插到門框上還能驅蚊蟲。”看到有人駐足,老人打開了話匣子。隨著顧客下手挑選艾蒿,以及光影下的習慣性抖動,艾蒿的草藥清香味就隨著翩躚的風鉆進踮著腳看稀罕的孩子們的鼻孔。“有味兒!”孩子們舉著手中的香布袋兒,感受著這來自野外,不,山澗的野草帶給城市的別樣訊息。
屈子投江,是一個時代的悲歌。
每一次祭奠,都會把農人精心準備的粽子、油條投入千年不變的大江。屈子的靈魂在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在天空劃過的那道道流星,在江心倏寂無聲。在燃起的每一炷艾香里裊裊升騰的香氣,是時光輕叩我窗的那一聲聲低吟淺酌。那一道道愈合又痛徹心扉的傷口,一定是打開的門帶來的陣陣裹挾著雨水的疾風驟雨。
五彩絲線如雨后彩虹,被寄予懷想與祝福。這道道彩虹纏繞著心愛的人,看似簡單平常,卻用千言萬語都無法言說。
著名書畫家周紹文為我寫下“端午節”三字(如圖)的時候,意象陡然變得具象與回味綿長。對于他來說,端午節是平平常常的記憶,煮雞蛋、吃粽子已經是奢侈,更別說佩戴香包喝雄黃酒了。九十四年的光陰,周老說內心暖暖的。每一年的端午,都有每一年的情懷在里面成長。
記憶中,外焦里嫩的糖糕誘惑著人們的腸胃。和面的水要滾燙,還要有耐心,能夠揉得這團熟面放在案板上不粘,隨后包裹紅糖的工序飽含感情,放在油鍋里炸的時候更要目不轉睛。看著這片稀松平常的面團在油鍋里翻飛,成為想要的模樣,需要耐心。
當電視畫面上齊聲吆喝的加油聲直抵耳膜,劃龍舟的節目在江南水鄉上演。年年歲歲,隆重而熱烈,濃稠的鄉音鄉情伴隨著對投江的屈子的懷念,扎根在一代代孩童記憶的最深處。一旦遇到合適的時光,就會如童話般復活,冉冉升起在每一個人的記憶大幕上。
我的端午節更是簡單而記憶悠遠。沒能煮熟的蒜瓣、帶著蒜香的雞蛋,還有鄉間吆喝的賣粽子的小販,那剝開粽葉糯糯甜甜打開味蕾的那一刻,該是年少青蔥應該有的模樣吧!
做粽子的每一道工序復雜而有趣,看著糯米在水中變胖,還有游蕩在水中的大棗蜜餞或者膨脹的葡萄干,日子如此神奇,以至熬夜包粽子的那些夜晚也成了疲憊的帶著一絲甜蜜的溫馨回憶。
從天之涯海之角到中原,再到北國的白樺林,每一個人的故鄉隨著工作漂泊,看似遙遠實則珍藏在心中。給它們一個隱秘的匣子,靜靜地隨著時光輪回,似水流年。今年的端午節,因為細細研磨的一粒糯米,或者一段話,一個故事,一個眼神,生生變幻出多彩的端午。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