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麥客的天中情結
摘要:王秀華說,對講機是指揮丈夫收割的工具,收割機需要轉彎什么的,丈夫在駕駛室里可能看不清楚,這就需要她來提醒。通過交談,記者了解到,這次他們一起來到駐馬店的有60臺收割機,除了王秀華的妹妹和外甥,同來的還有王秀華的姐姐。出發前,王秀華的妹妹和外甥說:“明年,我們還會來駐馬店。”
記者張新義 巫兵 石新宇
5月27日上午,在確山縣劉店鎮劉店村的麥田里,來自東北的麥客魯德福駕駛自家的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他的妻子王秀華站在麥田旁邊的大楊樹下,和遠在家鄉的女兒視頻聊天。記者注意到,她的腰間別著一個對講機。她告訴記者,今年是她和丈夫來到駐馬店收割小麥的第三年,駐馬店人的熱情厚道讓她印象深刻。
魯德福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北安市農民。三年前,他把耕地承包給別人,買了一臺雷沃谷神收割機,開始做起收割莊稼的生意。年近五十的他看上去只有四十來歲,見有人走近他就露出善意的微笑。乘著休息的間隙,他告訴記者,他的收割機可以收割稻子、小麥和大豆。他和妻子是5月8日從家中出發南下的,他們先到湖北省北部收割水稻,然后北上收割小麥,而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割小麥。幾天前他們來到確山縣,正值小麥成熟的季節,天氣較好,他最多一天收割120畝,雖然很辛苦,但是很高興,因為農民給的價錢他很滿意,而且是現錢。
這時有農民請他收割小麥,他抱歉地一笑離開。記者與他的妻子王秀華攀談起來。王秀華說,對講機是指揮丈夫收割的工具,收割機需要轉彎什么的,丈夫在駕駛室里可能看不清楚,這就需要她來提醒。他們將一路北上,穿過河北省進入內蒙古,到8月初內蒙古的麥子也收割完了,他們才會回到家鄉,那時家鄉的大豆也成熟了。他們帶有帳篷,這幾個月就住在帳篷里。因為不方便帶炊具,他們只能吃面包或者快餐面,只有特別累的時候,他們才會下館子。一個麥季,他們這臺收割機可以掙五六萬元。
正說話間,劉店鎮鎮長王巧雨等人來到地頭檢查麥收工作,督查秸稈禁燒工作。她說,劉店鎮的8萬畝小麥已經全面成熟,預計三四天就能收割完畢,這要感謝麥客們。在劉店鎮作業的300名麥客,有近100名來自東北。
不一會兒,路上開過來的幾輛收割機停在了我們旁邊。王秀華說,那是她妹妹、外甥和鄰居的收割機,他們已經完成了在劉店的作業,準備去汝南。通過交談,記者了解到,這次他們一起來到駐馬店的有60臺收割機,除了王秀華的妹妹和外甥,同來的還有王秀華的姐姐。實際上是她姐姐把他們帶來的,她姐姐已經來過10年了,當初她姐姐說駐馬店人厚道、爽快,遇到困難就會有人主動幫忙,和他們東北人的性格很相像,他們就跟著姐姐一起來了。他們說,每年來到駐馬店,他們都會忙碌八九天,確山、汝南、驛城區、遂平、西平,他們都會去,大部分是老客戶,雙方合作一直很愉快。
王秀華的外甥問身邊一位農民,去汝南的路怎么走,那位農民熱情地為他指路。出發前,王秀華的妹妹和外甥說:“明年,我們還會來駐馬店。”
責任編輯:郭永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