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報娘恩
□程新青
以前沒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想表達一下對娘的感情,回憶一下愧欠娘的往事,只能埋在心里,無處發表。現在有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拜讀了幾遍《河南法制報》總編輯李東紅的“寫給母親的52封信”后,觸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天堂里的老娘,感觸頗多,不吐不快,是提筆寫寫娘的時候了。
娘,楊萬榮,生于1933年,病逝于2015年7月18日,享年82歲。娘婆家姊妹5個,嫁到我們程家也養育了我們姊妹5個,鄉親們都喊她“楊妞”。娘一生性格倔強,勤儉持家,父親在泌陽一中畢業后回鄉當過幾天民辦教師,莊上人都喊他“老師”。因為父親讀過書,娘對我們兄妹幾個上學很重視,從小就讓我們上學,印象中大哥不想上學,娘掂著棍攆著打他,棍棒之下出孝子,母親的嚴厲教育和超前眼光,使我們一家成了村上考上學出去吃“商品糧”最多的一家,令村上鄰居十分羨慕。想想在那個缺吃少穿的貧窮年代,娘靠養長毛兔剪兔毛換錢,爹靠走鄉串戶賣豆腐掙錢,做兒女的用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辛勤付出。
一憾陪伴娘的時間太短。前20年,不停地上學讀書;參加工作后,整天只顧埋頭工作,忽視了照顧娘。雖然娘為我驕傲,常常對別人說只要孩子有出息,娘吃苦受累心也甘,但良心債是一輩子也還不完的。
十幾歲到駐馬店求學,牽掛我最多的是娘,參加工作后為我自豪和驕傲的也是娘,照顧我兩個孩子最多的也是娘,但我陪伴娘的時間很短,除了春節假期回家,家里姊妹們有事回去外,很少回去陪伴娘。愿天堂里的母親不要責怪兒子,逢年過節,您的祭日我會堅持帶著兒子回老家到您墳頭前看看,謝罪了卻我一點心愿。
二憾沒有給娘更多的零花錢。小時候娘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省吃儉用供養我們兄妹上學,參加工作掙錢了,除了第一個月工資30多元錢交給娘,家里蓋瓦房時給父母2000元錢以外,平時很少給娘錢花。相反,春節回老家團聚時,娘總是給孩子一些零花錢,雖然娘手里有占地賠款、糧補、養老金等零花錢不斷,娘也不需要錢,但這畢竟是娘的錢。娘去世時抽屜里還留下了一個黑錢包,經清點連硬幣總共16.78元。一生沒有花兒子多少錢,成了兒子心中永遠的痛。現在回憶起來一生只陪伴娘去過兩個城市,坐火車到新鄉是為了給二哥抓藥,陪伴娘到南陽臥龍崗是因為娘與小叔生氣,陪娘散心。天堂里的娘,來生如還做您的兒子,我一定陪您到祖國各地去看看。
三憾沒有給娘留下幾張照片。現在整天背著相機,拿著手機行走泌陽,給人家拍照,給別人的娘拍照,卻沒有留下幾張娘的照片。唯有的幾張也是娘幫我照看孩子時在照相館和兒子的合影,每每想起這些,真想打自己的臉,悔恨交加,心如刀絞。今日發公眾號,翻箱倒柜,只找到了幾張娘的老照片,成了兒子又一個終身遺憾,在此也奉勸天下兒女給父母多留下些生活照片,以便思念父母時能看到他們的音容笑貌。
還有很多話要說,還有許多故事要講,以后慢慢回憶吧,百善孝為先,愿天下兒女都孝敬自己的父母,盡孝不能等待。
責任編輯:天中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