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GDP排名,利于專注高質量發展
摘要:取消GDP排名,利于專注高質量發展■ 社論叫停GDP排名,是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在配套評價體系上作出的必要調整。關注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一3月10日下午,全
取消GDP排名,利于專注高質量發展
■ 社論
叫停GDP排名,是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在配套評價體系上作出的必要調整。
關注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一
3月10日下午,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人大監督工作”記者會上表示,今年開始由國家統計局對各個省區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進行統一核算,并“叫停”對各地GDP總量、速度進行排名的做法。
2019年開始由國家統計局對各省份的GDP進行統一核算,這是2017年6月出臺的《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方案》所確定的,并且去年已在浙江、湖北、陜西進行了相關試點。
而正式叫停對各地GDP總量、速度的排名,算得上又一個新的突破。如果說GDP核算,主要是為了保障統計數據真實性,那叫停GDP總量、速度排名,則是要通過淡化地方之間盲目的“GDP競賽”,來糾偏發展上的“唯GDP”傾向。
必須承認,過去多年來地方層面上演的“GDP競賽”,雖然弊病不少,但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地方發展產生了一種相互競爭的正向激勵作用。
然而,告別了過去普遍的“一窮二白”局面,中國目前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體量等,都呈現出較大差異。若繼續搞GDP排名,不僅容易進一步助長一些地方對GDP的盲目攀比,刺激數據造假或是影響“擠水分”的動力,也無法準確反映出GDP背后的成本和質量差異,不利于樹立高質量發展的考核指揮棒。
另外,中國目前的GDP總規模已經達到90萬億,同樣增速帶來的實際GDP增量比過去大大增加。在地區之間,同樣的增速,所產生的GDP增量也有很大差距。
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已經過了靠片面追求GDP“原始積累”的粗放階段,另一方面,只看各地的GDP增速、總量,實際價值已經不大,并不能客觀反映一個地方的發展水平。
同時,一些地方的生態保護責任相對較重,一些地方的扶貧任務較大,如果只是將GDP總量和速度作為唯一的考核指標,不僅對地方發展“成績”的評價顯得不夠客觀和公平,也難免削弱地方在生態環保等其他方面的定力。
特別是近年來,民眾對空氣質量、房價、教育、消費水平等民生“指標”更加關注,僅僅是考核地方在GDP上的宏觀表現,一些指標與民眾需求脫節,愈發顯得不合時宜。
綜合各方現實因素,叫停GDP總量、速度排名,是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在配套評價體系上作出的必要調整。
“告別唯GDP”“不以GDP論英雄”等提法已有多年,一些地方也進行了相應探索。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GDP增長區間值,GDP目標變得更彈性,這實際上也是在淡化排名、攀比。而近些年各地的營商環境競爭,也可看作對GDP單一競賽的松動。從這個角度說,徹底叫停GDP排名,也算是水到渠成。
當然,不再搞GDP排名,并不是放松對地方發展成績的考核,而是將以往單一化的GDP考核,轉化升級為指標更多元、更科學的綜合核算體系。這也意味著,叫停排名,有破更得有立。
這次記者會就透露,將探索編制全國資產負債表、全國和各個省區市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而叫停形式上的排名易,去除唯GDP的“心魔”難,要真正讓地方發展告別唯GDP情結,也需要完善類似的配套評價改革。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