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油燈
摘要:□中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我的老家平輿縣高楊店農村,晚上照明基本上都是用洋油燈(煤油燈)。 洋油燈的得名是因為在煤油燈廣泛使用之前,是用豆油等植物油用來照明的(蠟
□中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我的老家平輿縣高楊店農村,晚上照明基本上都是用洋油燈(煤油燈)。 洋油燈的得名是因為在煤油燈廣泛使用之前,是用豆油等植物油用來照明的(蠟燭因為價格貴,一般只有過年時才用)。那時候,凡是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鄉下人都會在名字前冠以“洋”字,諸如洋犁子洋耙,洋車洋火……洋油由供銷社統一供給,雖然只有幾毛錢一斤,但人們也不能放開了用,只要勉強能照見東西就可以了。日落而息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節省油,所以,那時候的鄉村到了晚上總是黑乎乎一片。偶爾看到一束刺眼的亮光,那是有人在用手電筒照路。
洋油燈大都是手工制作的——找一個墨水瓶,擰掉蓋子,再找一個銅錢,然后用棉線捻個燈芯,順瓶口放下去,一盞洋油燈就做成了。供銷社也賣罩子燈,帶座的燈上面扣一個中間大兩頭小的玻璃罩,一來擋風,二來油煙順著罩往上走不熏人。燈頭上還有個小鐵柄,左右旋擰,可以控制火苗的大小。不過一般家庭是用不起的。生產隊的牲口屋里有幾盞帶提手的馬燈,除了喂牲口照明以外,晚上加班干農活也能用上。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以后,學校教學抓得緊了,初中生開始上晚自習。那時農村學校還沒通電,上晚自習只有用洋油燈。自習鈴聲一響,油燈紛紛點起,教室里一片燈光。低聲誦讀的呢喃,蠶吃桑葉般沙沙的寫字聲,加上洋油燈芯子燃燒的嗶剝聲,匯成了一首動聽的晚自習交響樂。猛然聽到“砰”的一聲爆響,那是頑皮男生的惡作劇——將一粒粗鹽放在燈芯,鹽受熱到一定程度就會炸響,膽小的女生嚇得尖叫,男生們則得意地壞笑,教室里的氣氛頓時出現少有的活躍。有時候正好被老師逮住,或有人報告了班主任,輕則被攆出教室罰站,重則“上辦公室”挨一頓狠訓。幾十盞燈同時點著,教室里便彌漫著濃濃的煤油燃燒的味道。
后來,學校給每個班級配了一盞汽燈,雖然也是燒煤油,卻節能環保,亮度也強多了。再后來農村就用上了電。
洋油燈伴我度過了兩年的初中時光,油煙裊裊、燈火飄忽中,我預習、復習、做習題,背課文、背單詞,有時候還偷看雜志。就這樣學完了各門功課,基本掌握了所學知識,較好地完成了兩年的初中學業。
與洋油燈相伴的日子雖然過去幾十年了,但我還會時時想起。求學是艱苦的——懸梁刺股、鑿壁偷光、以荻畫地、映雪囊螢……知識的獲得、學業的成功是不可能輕而易舉和一帆風順的,除了吃苦勤奮外,別無他途。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