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縣開辟旅游扶貧新路徑
摘要:在美景中放飛致富夢想——確山縣開辟旅游扶貧新路徑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譚 峰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確山縣各景區(景點)接待游客76萬人次,同比增長68%;實現旅
在美景中放飛致富夢想
——確山縣開辟旅游扶貧新路徑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譚 峰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確山縣各景區(景點)接待游客76萬人次,同比增長68%;實現旅游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61%。旅游資源豐富的確山縣,正以全域旅游為依托、以創建全省旅游標準化示范縣為載體,把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這個假期,前往國家4A級景區老樂山風景區游玩的游客,每人都可以免費領到一袋瓦崗紅薯。景區購買當地貧困戶的紅薯送給游客,是確山縣以旅游助力脫貧攻堅的又一生動實踐。
頂層設計促動
提供政策支撐
山水秀美、生態良好、文化厚重、紅色傳承的確山縣,近年來把旅游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深度融合、高度契合,統籌謀劃布局,搞好頂層設計,提供政策支撐,抓實抓細抓小,做活了以旅游促脫貧這篇文章。
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旅游發展工作獎懲辦法及考評細則》《關于加快農家賓館發展的意見》《關于實施六大專項行動強化精準扶貧力度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旅游促脫貧工作中,對各部門、各鎮(街道)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獎勵政策、項目扶持、信貸支持、宣傳推介、規范管理、業務培訓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縣里對連片發展特色景觀農業的農戶和企業,每畝給予200元的獎補;對帶動貧困對象就業的旅游企業,給予金融貼息支持;對開辦農家賓館的貧困戶,給予1萬元的獎補;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年以上的農家賓館,每吸納1人給予2000元的獎補。這些激勵政策,有力地調動了企業和群眾參與旅游經營、帶動貧困人口就業的積極性,為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開辟了符合確山縣實際的新路徑。至目前,全縣僅農家賓館及鄉村旅游示范點就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000多人。
重點景區帶動
實現就地脫貧
在老樂山風景區經營農家樂餐館的田四娟和姐姐田長先是景區周邊瓦崗鎮鄧莊村王新莊組的村民,從山外邊嫁到這個幾年前還偏僻閉塞的小村莊。近年來,老樂山風景區在旅游開發中,把鄧莊村的幾個村莊整體搬遷安置到景區內,通過置換的方式,免費為他們建起每戶200至400平方米的新家。如今,姐姐田長先家經營著特色山貨店,妹妹田四娟家開了一家農家樂餐館。姐妹兩家的門店緊挨著,兩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之前的鄧莊村是出了名的窮村——全村1700多口人,貧困戶就有254戶320人。老樂山風景區在搬遷安置中,在為景區內群眾提高搬遷補償標準的同時,在景區大門附近為搬遷戶規劃建設了集自住和食宿經營為一體的農家樂住宅,搬遷3個自然村29戶100人,這些昔日大山里的農戶依托安置房開辦農家樂15家、超市2家,月收入8000至12000元,家家都購買了小汽車,徹底改變了貧困面貌。
景區整合南山門周邊萬壽宮村、鄧莊村所屬的6個村民組,采取農民轉化為職業員工、臨時用工等就業形式,安排景區附近村民100余人就業,工資均在1500至3500元,實現了就地轉移就業增收脫貧。
農業合作社、旅游產業公司與農戶簽訂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使當地農副土特產中藥材、紅薯、西瓜、板栗等成為旅游產品,形成產業化規模,打造當地農副土特產品牌。據不完全統計,旅游土特產品已直接幫扶貧困戶100多人,間接幫扶貧困戶300多人,人均實現增收500至800元。
景區還把兩套價值220萬元的農家樂套房直接捐贈給鄧莊村,村委把每年的房屋收益金用于扶貧幫困和產業發展工作,對鄧莊村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200元生活補助,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確山縣在薄山湖源頭全新打造的常莊美麗鄉村景區,已建起300畝荷塘旅游觀光園、400畝生態采摘園、3900平方米智能溫室、1.3萬平方米雙膜拱棚及水肥一體化的自動控制中心。景區通過采取轉移勞動力就業、金融扶貧收益金補助、支持貧困戶自主創業等方式,可吸納全鎮約400名貧困人口在景區務工,貧困戶年增收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
悄然興起的確山縣留莊鎮稻田文化,利用不同品種水稻的顏色差異,在稻田里描繪出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形成了稻田畫特色旅游景區,曾被《人民日報》報道。該鎮趙樓村整合貧困戶及周邊農戶稻田,帶動全村40多家貧困戶110余人穩定脫貧。
鄉村旅游拉動
實現“全面開花”
獨特的區位優勢、地形地貌、旖旎山水,使得確山縣處處都是美景,縣委、縣政府順勢而為,致力打造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的蓬勃發展,使得旅游促脫貧在縣域內“全面開花”、見到實效。
該縣在瓦崗、竹溝、石滾河、李新店、任店、留莊等鎮重點區域加快推進常莊美麗鄉村、千年嶺農耕文化園、千年古栗園、二道河果蔬采摘園、龍鳳山莊、稻田藝術公園等鄉村旅游開發建設,形成規模效應,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帶動周邊群眾參與旅游經營增加收入。
確山縣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廣大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從事與旅游業聯系密切的食用菌栽培、中藥材種植、紅薯和西瓜種植、畜禽養殖、山野菜加工、瓜果采摘基地培育等產業,既拉長了旅游產業鏈條,又拓寬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了特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有機結合。縣里引導鼓勵有經營頭腦的農戶經營農家賓館、休閑農莊發家致富,對農家賓館開展星級評定和財政資金獎補。近3年來,全縣共發展農家賓館200多家,創建星級農家賓館35家,獎勵農家賓館經營戶現金30多萬元,培訓農家賓館經營戶100多人次,廣大群眾發展農家賓館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該縣有關部門采取開辦培訓班、以會代訓、外出學習等方式,對貧困戶進行從業技能培訓,邀請專家講授烹飪技巧、服務規范、餐具配置等方面的知識,有效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品質,提高了群眾經營旅游脫貧致富的本領。
至目前,確山縣已連續舉行四屆農家美食大賽,農家賓館經營戶踴躍報名參賽,現場比試做菜技藝,有近20個獨具確山特色和農家風味的菜品獲獎,增強了全縣鄉村旅游的吸引力。
至2017年底,確山縣共發展 農家樂200多家,5000多名農民從事與鄉村旅游相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鄉村旅游已成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旅游產業繪美景,脫貧攻堅添動力。確山縣積極探索的旅游促脫貧模式,讓貧困群眾在朝陽產業中擁抱陽光,在綠色發展中沐浴雨露,在脫貧進程中充滿歡笑,在奔向小康中豪邁前行,迎來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