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愛餓,可能是胃熱
摘要:情緒波動壓力大,飲食不節郁滯生熱總愛餓,可能是胃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 李曉林 毛雁榮剛吃完飯,轉眼又覺得餓得頂不住勁了?中醫對此有一個形象的
情緒波動壓力大,飲食不節郁滯生熱
總愛餓,可能是胃熱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 李曉林 毛雁榮
剛吃完飯,轉眼又覺得餓得頂不住勁了?中醫對此有一個形象的描述,叫做“消谷善饑”,常是人體中出現胃熱所致。
中醫認為,正常情況下,胃處于“喜潤惡燥”狀態下才能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當人的壓力增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又愛吃辛辣煎炸油膩等上火的食物時,會導致體內郁滯生熱,出現“胃燥胃熱”,消化食物能力異常增強,就會總愛餓。胃熱證除了愛餓,還可見口渴、口臭、大便秘結、嘔吐酸苦水、怕熱貪涼、牙齦腫痛出血、面赤發熱。
一般,總愛餓以實證為主,常見以下兩種情況:1.總愛餓,伴有大便秘結、牙齦腫痛、口臭,這說明胃腸有積滯,只要把積滯瀉出去,胃熱自然隨之消除。患者可以到藥店購買生大黃30克,分成5份,每天6克(小兒減半),用200毫升開水泡半小時,取汁,慢慢服下。一兩天即可見效,5天左右癥狀可緩解。也可以購買中成藥口炎清顆粒,一次一袋,一天兩次。2.總愛餓,伴有口渴欲飲、燥熱汗出,尤其貪涼,這說明胃熱充斥全身,但沒有形成積滯。需要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把體內胃熱清解出去。可到藥店購買3味中藥: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6克,加入大米10克,加水500毫升,煮到大米熟爛,把藥汁蓖出來放涼,分2次服下,一兩天即可見效。
需要強調,胃熱的產生與壓力、情緒刺激、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制有一定關系,根本原因還在于脾胃運化功能減弱,導致飲食積滯、郁滯生熱。所以,出現胃熱需要清解,但不宜過度,以免胃熱再生。如果按以上方法服藥3天,癥狀沒有緩解或逐漸加重,應盡快到中醫院脾胃病科就診。▲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