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相思月圓時
摘要: 開欄語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稱“團圓節”。節日里吃團圓飯,品月餅,賞明月,到處洋溢著歡樂喜慶氣氛。每個年代中秋節的記憶都是不一樣的。你怎么看中秋節?
開欄語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稱“團圓節”。節日里吃團圓飯,品月餅,賞明月,到處洋溢著歡樂喜慶氣氛。每個年代中秋節的記憶都是不一樣的。你怎么看中秋節?想對家里人說點什么?今年的中秋節如何度過?從即日起,本報開設《中秋·我們的節日》欄目,邀你講述有關“中秋”的故事。
又到相思月圓時
□晚報首席記者高琳琳
實習生董雪潔
“昨天妹妹給我送來一些月餅和螃蟹,這才感覺中秋節越來越近了,也讓我想念以前一家人過節的日子。”昨日,市民李霞用兒子買的模具做了一些月餅,她說,雖然自己的手藝遠不及母親,但希望家人都能團團圓圓。
李霞告訴記者,她小時候,最在意的就是中秋節了。臨近中秋,暑氣退去,丹桂飄香,大人們開始張羅著做月餅。在她的家鄉,每年中秋,會有村民專門做加工月餅的生意,大家只需將食材備齊即可。
“每年媽媽和奶奶都會買些冰糖、葡萄干、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我們可以提前偷偷吃點做月餅的食材。”李霞說,那時候做月餅都是母親勇挑重任,她和兄弟姐妹認為做月餅是一項大工程。
盡管一群孩子前呼后擁,口水都流了出來,但李霞的奶奶仍然會堅守她的原則,拿出一個盤子,上面放四個月餅,擺到堂屋正中間的八仙桌上,然后嘴里念念有詞地讓逝去的親人都來品嘗。 隨后再把月餅分出一份,留下來到中秋節的晚上祭拜和享用,最后再把剩下的月餅用來串親訪友。
李霞告訴記者,那時候,奶奶會給他們每人分一個月餅,那時的月餅儼然是人間最美的食物。就這樣,在日日的期盼中,中秋節到來了,孩子們最期待的是中秋節的晚上,夜幕初降,大人們開始張羅,把桌子抬到院子里。
“那時候我家是奶奶當家,她有一個“百寶箱”,每到逢年過節,各種瓜果零食都會從奶奶的箱子里跑出來。”李霞說,小時候她曾和哥哥偷吃了箱子里的美食,因為家里孩子太多,這些“珍貴”的食物如果不藏起來就會被孩子們洗劫一空。
一家人圍桌而坐,抬頭望月,聽長輩講嫦娥的故事,享用美食,其樂融融。至今,這些畫面仍停留在李霞的腦海中。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