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讀過的小人書
摘要:你家里有這樣的老照片、老物件嗎?如果有,那就曬出來吧!
開欄語:
2018年,我們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家中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一件件不起眼的老物件,像在訴說著過去的崢嶸歲月。這些老物件封存著曾經的青春記憶。你家里有這樣的老照片、老物件嗎?如果有,那就曬出來吧!你可撥打記者電話,講述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抹不去的童年記憶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小人書
讓人回味無窮、受益終生
□晚報記者 高琳琳 實習生 董雪潔 文/圖
小人書承載著很多人的兒時記憶。
“轉眼間40多年過去了,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看小人書,那時候這些小人書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昨日上午,家住市交通路驛城新村的張俊提起小時候的愛好不由感嘆,小時候看過的小人書讓他記憶猶新。
兒時的小人書
《保衛延安》、《小號手》、《殲敵記》、《不平靜的山谷》……這些小人書對許多青年人來說很陌生,但張俊是再熟悉不過了。他說,小人書又稱連環畫,小時候不懂得收藏,這么多年沒有留下幾本。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張俊一家住在市區原二七廣場(現靖宇廣場)附近。廣場上常有人擺書攤,里面就有很多小人書。
“那個時候小人書深受大眾喜愛。當時媒體不發達,小人書文字配合畫面,成為民眾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讀物,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張俊說,每次路過書攤,張俊就會自覺交上押金,然后坐在小馬扎上,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張俊經常把家人給自己的早餐錢和零花錢用來看小人書。他說,書很多是租來的,幾個要好的同學會約好每人租一本不同的書,大家互相換著看。
忘不了的樂趣
張俊告訴記者,以前他收集了幾十本小人書,但是幾十年間幾次搬遷,加上小孩子前來討要,如今已經所剩無幾?!栋颂彀艘埂?、《雞毛信》、《白毛女》、《艷陽天》、《金光大道》、《鐵人王進喜》……張俊對自己看過的小人書仍記憶猶新。
如今,張俊看到一些舊書攤上擺的小人書時,會不由地拿起幾本翻看,感覺好像回到了小時候。
“現在書籍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而且還可以在手機上看書。”張俊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文化教育發展迅速,文化傳播方式更是突破傳統紙媒,走向電子網絡。雖然小人書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不再印刷出版,但創新讓小人書中的故事活了起來,變成動畫,以一種新的方式傳播開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