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加工洽談會”最忠實的粉絲
摘要:□晚報記者高琳琳 “每屆‘中國農加工洽談會’我都參加,從開始在駐馬店火車站廣場舉行,到后來在世紀廣場,再到在會展中心舉行,年年有變化,年年有收獲。
□晚報記者高琳琳
“每屆‘中國農加工洽談會’我都參加,從開始在駐馬店火車站廣場舉行,到后來在世紀廣場,再到在會展中心舉行,年年有變化,年年有收獲。”昨日上午,市民周建談起多年參加“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的感受時說。
周建告訴記者,從第一屆“東西合作會”開始,他就以一名熱心市民的身份參會。目前,我市已成功舉辦了20屆大會,他也參與了20次,而且每次都要到會上逛逛,大包小包地往家里買東西。
“開始,規模沒有這么大,就在原來的火車站廣場舉行。”周建回憶說,當時參加會議的外地客商不是太多,現在全國各地甚至外國的客商都來參會。當時的文藝演出也很簡單,就是在大會開始之前,表演一些我市傳統的文藝節目,如舞獅子、豫劇、小品。
隨著“中國農加工洽談會”規模越來越大,規格越來越高,文藝演出的節目也豐富了。周建每年都會到會場感受大會濃厚的氛圍。“前年,我孫子在市區一家舞蹈學校學跳舞,參加了當年盛會的文藝演出,我們一家人為此感到驕傲。”周建說,其實他逛會的目的很簡單,一是給家里買些東西,二是推著年邁的母親看看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商品,同時也讓母親感受一下盛會的氛圍。每次買到稱心的東西,老人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周建說,駐馬店地處中原,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很多名勝古跡和名人軼事。舉辦“中國農加工洽談會”,不但吸引了各地客商來駐馬店投資興業,而且讓全國乃至國外的友人了解了駐馬店。
周建告訴記者,只要“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繼續舉辦,他就是大會最忠實的粉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