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老環境,要調心情
摘要: 受訪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胡桃紅 張大爺在北京西城的一個老小區住了40多年,一直非常舒心,可最近房子要拆遷,他搬到兒子家居住。換了大房子,
受訪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胡桃紅
張大爺在北京西城的一個老小區住了40多年,一直非常舒心,可最近房子要拆遷,他搬到兒子家居住。換了大房子,到了新環境,張大爺的冠心病突然發作,住進了醫院。
俗話說“搬一次家,脫一層皮”,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桃紅指出,類似張大爺因搬家病倒的例子很多。有的到了新環境,情緒激動,突發腦中風;有的忙著整理打包,導致腰椎、頸椎病復發;還有的宴請親朋到新家聚會,操心張羅而病倒……
老人大多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搬家帶來的勞累、焦慮和不適會使他們血壓波動、血糖不穩,從而久病復發。老人在老屋附近有自己熟悉的交往圈,衣食住行都已形成規律,換了環境,易產生孤獨和失落感,長期會損傷大腦,引發老年癡呆癥。特別是 “空巢”老人,買菜、散步、溜狗時,眼前看到的全是陌生面孔,更覺煩躁不安、心情沮喪。胡桃紅建議,老人最好不要搬家,如果必須搬,最好進行以下調適。
做好思想準備。遷居老人應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多到新居的周圍看一看、走一走,熟悉新居環境。如果舊小區集體拆遷,最好與關系較近的街坊鄰居一起購買新住宅,以便到了新環境后能相互照顧、做伴,盡量避免產生孤獨和空虛感。
家人多加陪伴。老人遷入新居的一年內,不適應癥狀最嚴重,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情緒易波動。所以,子女不管工作多忙,一定要多陪伴老人,觀察他們的精神需求,給父母多一份寬容與理解。可帶他們出門看看戲劇、去外地旅游散心、幫忙組織老人聚會等,讓親情的溫暖趕走老人的焦慮。
豐富日常生活。生活在新居的老人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多參加集體活動,如居委會組織的老年舞蹈隊、秧歌隊等。茶余飯后,不妨走出家門,找鄰居下下棋、聊聊天,久而久之,大家就熟悉了,重新營造出和諧、愉快的鄰里氛圍。▲(本報特約記者 莫 鵬 □王艷欣)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