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舞劇《千古情緣》首演 講述草原佳話“昭君出塞”
摘要: “王昭君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女子,在漢匈文化關系中起到特殊的作用,由于歷史與地緣因素,她的名字又與鄂爾多斯文化連接在一起?!?/p>
圖為大型原創民族歌舞劇《千古情緣》首演現場。馮小云攝
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9日電 (烏婭娜)“王昭君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女子,在漢匈文化關系中起到特殊的作用,由于歷史與地緣因素,她的名字又與鄂爾多斯文化連接在一起。”9日,大型原創民族歌舞劇《千古情緣》劇本統籌賈國榮介紹道。
圖為《千古情緣》演出現場。馮小云 攝
圖為《千古情緣》中的歌舞表演。馮小云 攝
8日晚,歌頌昭君出塞,到達塞外后顯現出博大人文情懷的民族歌舞劇《千古情緣》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大劇院首演,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蒙恬大將軍帶領幾十萬軍民用三年半的時間修筑了一條由陜西咸陽至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今烏審旗、東勝區、伊金霍洛旗)北至九原郡(包頭市)的世界上最長、最寬、最直的秦直道,也稱為千古一道。兩千年來,千古一道記載著中原農耕文化和塞外游牧文化交融、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的恢弘史實。同時也寫下了美女“昭君出塞”、才女“文姬歸漢”等令人神思遐想的佳話傳奇。
編劇王景志說:“劇中形象生動地講述了昭君對呼韓邪單于、對雅陶莫皋(復珠果單于)、對大閼夫和對草原牧民們的敬重與真情。同時,在戲劇矛盾中,細膩地闡釋昭君純真無暇的母之愛、親密無間的姐妹之愛、崇高的民族之愛以及她與呼韓邪單于的情愛和人性之愛。”
圖為《千古情緣》劇照。馮小云 攝
圖為《千古情緣》演出現場,講述昭君出塞的故事。馮小云 攝
記者獲悉,該劇創作歷時近三年,王昭君與蔡文姬的《嬙湖·琰池·秦直道》故事已列入鄂爾多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該劇還將陸續進行演出與觀眾見面。(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