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小伙子回“家”探親
摘要:昔日流浪兒今日帥保安23歲小伙子回“家”探親魏紀凱:我已長大,要做對社會有用之人□晚報記者 蘇莉 文/圖魏紀凱回救助站看望工作人員。本報訊 “叔叔、阿姨
昔日流浪兒今日帥保安
23歲小伙子回“家”探親
魏紀凱:我已長大,要做對社會有用之人
□晚報記者 蘇莉 文/圖
魏紀凱回救助站看望工作人員。
本報訊 “叔叔、阿姨,我來看你們啦!”昨天上午,在市救助管理站,一名身著保安服的小伙子與站內工作人員打招呼。“這孩子越來越懂事,就像變了一個人。”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劉競如對記者說。
流浪兒得到救助
2008年11月,天氣已經變冷。“一天下午,我們接到熱心市民的電話稱,街頭有一名流浪的孩子。”劉競如對記者說。隨即,他們與民警先后趕到市樂山大道北段,只見一名男孩坐在路邊的道牙上,身著單薄的衣服,臉上還有淚痕。無論工作人員問他什么,他都不說話。無奈,工作人員將他帶到市救助管理站。
“這孩子自尊心強、敏感,對別人心存戒備。”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說,他們只能先和孩子交朋友。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男孩才算打消了顧慮。他告訴工作人員,他叫魏紀凱,13歲,老家在遂平縣沈寨鎮魏莊村,母親早年離家出走,2000年父親病逝,他跟著奶奶生活,但奶奶也在2003年患病去世。從此,他有時候跟著二伯一家生活,有時候跟著鄉親們蹭飯。一個星期前,他離家出走,來到駐馬店市區。
“我們按照魏紀凱的說法,先后到遂平縣民政部門和魏莊村調查了解,情況屬實。”工作人員說,他們將魏紀凱送回家后,他再次離家出走,反反復復幾次。后來,魏紀凱明確告訴大家,他不愿再回自己的家。
學到本領當保安
為了讓他健康快樂成長,市救助管理站決定把他接到站內,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我喜歡畫畫、寫鋼筆字,救助管理站的叔叔阿姨給我買文具,給我找老師。”魏紀凱說,很長一段時間,不愛說話的他將自己關在救助管理站的圖書室看書、練習鋼筆字。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試圖詢問他母親的信息,沒想到,孩子突然哭著、喊著沖出屋子,蹲在墻角哭了半個多小時。從此,大家不敢再提他家的事。
為了改變魏紀凱的心情,去除他的心理陰影,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給了他更多的關愛,帶他參與很多愛心活動,讓他與好心人接觸,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
漸漸地,魏紀凱長大了,成了“陽光”男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帶他到公安部門辦理了戶籍、身份證件。在救助部門的幫助下,他學會了自立,外出務工。今年2月,魏紀凱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保安員上崗證,5月,他成為一名保安,一個月2500元工資。
將愛心傳遞下去
“沒有救助管理站的叔叔阿姨,就沒有我的今天,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昨天,在市救助管理站,魏紀凱激動地說。
記者看到,魏紀凱在筆記本上工工整整地寫著自己這些年的經歷,以及受到社會的關愛。昔日的流浪兒,如今已長成身材魁梧的帥小伙。
“工作之余,我也經常參加愛心活動,將愛心傳遞下去。”魏紀凱說,他現在已長大,要好好工作、學習,做對社會有用之人。
“看著魏紀凱長大成人,有了好的生活、滿意的工作,我們也很欣慰。”劉競如說,救助管理站永遠都是魏紀凱的家,大家永遠都是他的親人。
責任編輯:fl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