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發行回暖 公募基金工具化趨勢凸顯
摘要: 今年以來,量化基金發行量悄然升溫。據數據統計,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5日,共有25只量化基金發行(各類份額分開統計,包含主動與被動型),其中2017年12月發行13只,201
今年以來,量化基金發行量悄然升溫。據數據統計,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5日,共有25只量化基金發行(各類份額分開統計,包含主動與被動型),其中2017年12月發行13只,2018年1月發行12只。
最近一只發行的量化基金是嘉實潤和量化,發行于2018年1月18日。而據統計,2017年1月至11月的量化基金發行數量僅為67只。
對于當前量化基金發行數量的回升,基金研究中心公募基金負責人雷昕表示:“2016-2017年,市場呈現波動率不斷下降,但行情穩步上行的結構化格局,今年的市場更是不止一次告訴投資者‘炒股不如買基金’, 投資者熱情從底部冰點被持續點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除了一部分游刃有余的大型基金公司選擇發行權益類定開基金迎合投資者偏好, 發行量化基金這種工具化權益產品成為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圍的鄭重選擇。
而另一方面,為從產品線角度實現彎道超車,豐富FOF等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選擇,中小型基金因此大量鋪陳量化產品。他表示,為了防止由于底層資產的偏移引發整體模型的失效,當前FOF基金經理更多希望尋找旗幟鮮明,風格穩定的工具化資產。這樣的需求也反推給基金公司,敦促其從量化產品著手,完備自身產品線,努力實現同期超額收益,提高服務質量。
然而對于量化發行回暖,是否與市場風格轉向有關的問題,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震蕩行情延續,現在時點談市場風格轉向為時尚早。
雷昕表示,近期創業板的熱度重啟,主要驅動因素是指數剔除樂視、爆款基金、市場連漲、外資布局等因素共振而成,并沒有顯著基本面支撐。從上市公司年報來看,監管層再融資新規的出臺后坐力仍在持續,中小創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可能要等到2018年中報之后方能撥云見日。
滬上某大型公司FOF基金投資部量化投資總監也認為,2018年作為監管政策落地的大年,可能會對投資者行為方式產生重要的影響,現階段而言,大盤藍籌股依然具備投資價值。但同時,他也提到,現在已有增量資金在關注和挖掘創業板藍籌的投資布局機會,市場有可能會在今年三、四季度出現風格轉向。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