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愿望的黃書包
摘要: 晚報記者張麗麗 袁 敏提起黃書包,出生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恐怕都不陌生。一個黃書包,珍藏著一段歷史的痕跡;一個黃書包,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昨日,市民李秀華說,那
晚報記者張麗麗 袁 敏
提起黃書包,出生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恐怕都不陌生。一個黃書包,珍藏著一段歷史的痕跡;一個黃書包,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昨日,市民李秀華說,那時,在學生中間,誰有一個黃書包是非常自豪的事情,黃書包里裝滿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童年的書包夢
李秀華今年45歲,是開發區金河街道東高社區居民。新房子裝修好了,他們準備搬到新房子居住。當天上午,李秀華在家里收拾物品時,在柜子里發現一個泛白的黃書包。看著柜子里那個泛白的黃書包,心中那根沉寂已久的琴弦又被撥動起來,她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書包夢……
李秀華出生在正陽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那時,家里孩子多,大家穿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李秀華說,家庭生活拮據,能上學就是夢寐以求的事情。那時,同學們背的書包大都是家人用舊衣服改的,個別的還帶著補丁。
“記得從入學起,我用的書包就是哥哥姐姐用過的,不僅舊,而且有補丁。雖然不情愿,但能進入學校學習是最高興的事情。”李秀華說,那個舊書包是母親用一些布頭拼接起來的,花色不一,厚薄不等。母親將每塊布頭都剪成三角形,然后拼成長方形,再拼成五顏六色的書包。
李秀華告訴記者,她母親的針線活兒很好,縫制的書包總能吸引鄰居們的目光。很多鄰居都跟母親學著縫制這種拼接書包。
“這樣的書包著實好看,可是等到我背的時候,就有些舊了。”李秀華說,雖說背著哥哥姐姐用過的舊書包,但與背著用廢舊衣服改制書包的其他同學比起來,她很自豪,但是她的心里總是向往背一個黃書包。
“我有意無意向母親表述過自己的這個愿望。然而,母親每次均以我的書包還能用為由拒絕。”李秀華說,她心里想,要是能背著黃書包去上學該有多神氣呀。
難忘的黃書包
那個年代,別說黃書包,就是一個用新布做的書包,也是讓人羨慕的。當時,黃書包是受人矚目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二舅從部隊回來探親時,背著一個黃書包,我跟著撫摸了好久。一根長短能伸縮的寬背帶,可以斜挎,也可以搭在肩上。”李秀華說,二舅說這種書包是帆布做的,很耐用,如果用得小心,三年五載也不會破損。
“二舅看出我羨慕的眼神,但是他什么也沒有說,只是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叮囑我好好學習。”李秀華說,二舅回部隊沒多久,給她寄回來一個嶄新的黃書包。當收到夢寐以求的黃書包時,她激動得恨不得跳起來。晚上,她抱著黃書包睡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上大學時還背著這個黃書包。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背著黃書包在村里轉悠了一圈,很多小朋友跟在我身后。自從背上黃書包,我感覺自己很神氣。”李秀華笑著說,到了學校,她便成為同學們追逐的對象。很多同學巴結她,把自己帶的連環畫借給她看,目的就是借她的書包背一次。
“那個年代,學生的課本很少,一個黃書包可以將鉛筆盒和書都收入其中。”李秀華說,黃書包里并排放兩本書,撐得滿滿的,往肩頭一挎,真的很有范兒。
有了黃書包,李秀華興奮了很長一段時間。黃書包陪伴她讀完小學、中學。后來,雖然黃書包有些破損,但是她舍不得丟棄,一直保存到現在。李秀華說:“黃書包里裝滿了兒時的愿望。”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