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積極探索實踐集中托養扶貧模式
摘要:造福兩千多個家庭的創新之舉——上蔡縣積極探索實踐集中托養扶貧模式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張海波新年伊始,走進上蔡縣大路李鄉栗莊村扶貧助殘托養院,占地1000平方
造福兩千多個家庭的創新之舉
——上蔡縣積極探索實踐集中托養扶貧模式
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張海波
新年伊始,走進上蔡縣大路李鄉栗莊村扶貧助殘托養院,占地
今年53歲的黃翠英本有個幸福的家庭,可是2012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她的丈夫聶華堂成了植物人。當時,黃翠英的兒子正在上大學,她還要照顧丈夫,無法出去打工,家境一天不如一天。讓黃翠英沒想到的是,如今,不僅丈夫聶華堂被大路李鄉栗莊村扶貧助殘托養院收養,同時,自己也被政府招聘為該院的一名護工,每月也有了2000元的穩定收入。
“在上蔡縣,像聶華堂這樣因殘致貧的家庭共有2745戶8227人。”據上蔡縣脫貧攻堅辦公室主任聶全志介紹,這些家庭不僅因病致貧,還因需要專人護理,使其家人失去創收掙錢的機會,自身實現脫貧非常困難。
智殘人員的家庭脫貧問題,已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難啃的“硬骨頭”、亟待破解的一道難題。
面對精準脫貧過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2016年,上蔡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建立了“政府主導、鄉村實施、部門保障、社會參與”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重度智殘人員集中托養模式,切實解決了重度智殘貧困家庭只能“輸血式”扶貧難以“造血式”脫貧的老大難問題,走出了一條智殘貧困家庭增收脫貧的新路徑。
政府主導,高起點謀劃。對重度智殘人員采取集中托養模式,是一項新創舉,工作是否有可行性,無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在上蔡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由縣脫貧攻堅辦公室牽頭,民政、殘聯、衛計、財政等部門參與,在全面摸清有關情況、認真吸取意見和建議、多方進行研討論證的基礎上,2016年7月,縣政府出臺了《上蔡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重度智殘人員集中托養(試點)實施辦法》,明確了托養中心(院)的建設標準、入住條件、管理職責、人員招募、經費保障等具體內容。依據重度智殘人群分布情況,結合智殘人員入住托養的實際需求,在全縣統籌規劃布局托養中心(院)點,確保重度智殘人員就近得到托養安置。
整合資金,高標準建設。新建一個村級扶貧助殘托養院大約需要花費12萬元,改造一個鄉鎮托養中心大約需要花費15萬元,除此之外,每個月運行還要花費一兩萬元的運行費用。這些錢從哪里來?上蔡縣按照“縣級財政列支一部分、相關部門整合一部分、集體經濟投入一部分、社會各界捐贈一部分”的思路,多方籌措托養中心(院)建設資金。該縣遵循“試點先行、示范帶動”的思路,先行選擇重度智殘人員較多的大路李、邵店、五龍3個鄉鎮及所屬的栗莊村、劉岳村、老李村3個村作為試點,分別依托鄉鎮衛生院閑置病房、農村集體閑置建設用地或依托村衛生室,按照規劃設計標準,先期建立3個鄉鎮托養中心和3個村級托養院。每個托養中心(院)都配套了多功能護理床、輪椅、康復器具等醫療設施和基本生活設施。目前,全縣共有10個鄉鎮建成托養中心(院)16個,可集中托養智殘人員180人,現已托養54人。
加強管理,高質量服務。哪些人員可以入住?上蔡縣按照“戶申請、村申報、鄉審批、縣備案”的程序,規定集中托養對象必須從本地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二級以上智力、肢體殘疾且日常飲食起居不能自理、家庭無力照料或照料困難的人員中篩選,并進行公示。按照一個護工照料兩名重度智殘人員的要求,該縣本著優先聘用因殘致貧家庭勞動力的原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招聘護工和廚師,并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同時,該縣制定了經費保障、管理辦法和安全保衛等相關制度,有效保障了每個托養中心(院)規范有序運轉。
部門聯動,高水平保障。在集中托養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如何解決?上蔡縣未雨綢繆、超前謀劃,縣政府建立集中托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由鄉鎮和相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集中托養工作健康有序開展。該縣分別明確鄉鎮和財政、民政、衛計、殘聯等部門的職責任務,從而形成了集中托養工作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貧困家庭重度智殘人員集中托養工作的開展不僅有效改善了智殘人員就醫條件、生活條件、健康水平,增強了他們的生活信心,而且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從繁重的陪護中解脫出來,為他們脫貧增收提供了必要條件,也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
“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上蔡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上蔡縣委書記胡建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上蔡縣將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機制,增加投入,加快全縣托養中心(院)建設,將這一惠民舉措惠及全縣每一位重度智殘人員。”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