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9年下降!公募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僅4.11%
摘要:原標題:連續9年下降!公募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為僅為4.11% 公募基金在資管行業中的“江湖地位”似乎有所下滑。Wind數據顯示,2016年各類公募基金合計持有A股市
公募基金在資管行業中的“江湖地位”似乎有所下滑。Wind數據顯示,2016年各類公募基金合計持有A股市值1.62萬億元,占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為4.11%。和往年相比,這一比例進一步下降。
基金君今天看到一條微博挺應景的:
對于公募持股市值占比連年下滑的趨勢,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緣于A股行情、監管環境、資管行業多元化等外部因素影響,以及公募行業存在美譽度下降、未把投資人利益放首位的內部短板的制約。但就未來趨勢而言,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比例將繼續增加,公募行業依然占據有利發展機遇。
公募持股市值占總市值比重連年下滑
隨著公募基金2016年四季報陸續公布完畢,過去一年行業變化軌跡也逐漸呈現出來。數據顯示,各類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1.62萬億元,占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為4.11%,2015年的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83萬億元、4.40%。
事實上,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下降并非僅僅在去年出現。上周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顯示,公募基金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從2004年至2015年下降的大趨勢較為明顯。
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公募基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為14.7%,此后3年持續上升,特別是2007年達到25.7%,是2004年至今的最高值。2008年公募基金所持市值的占比下滑至19.8% ,此后連年下滑,到2010年,這一比例已經降至10%以下,2015年降至4.2%。
與此同時,基金專戶和私募基金則從無到有,所持A股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15年,專戶的比例已經達到2.5%,私募基金比例達到1%,證券機構合計占比1.2%。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產品持股市值和占比一路攀升,從2005年到2012年,保險產品所持A股流通市值占總市值比重從1.1%上升至4.1%,達到近幾年最高值。2014年和2015年占比分別為3.5%、2.9%。而從持有流通市值的總量來看,2015年,保險產品加保險自有資金的持有市值總額為1.39萬億元,公募基金則為1.83萬億元,差距越來越小。
內外多重因素制約行業發展
從數據來看,公募行業在整個大資管行業中從“一枝獨秀”,到現在“地盤”被其他細分產品類別分割,行業地位似乎在下滑。業內人士分析,呈現這一趨勢主要源于受到公募行業自身缺陷和外部環境兩個層面的影響。
1、傷透基民的心!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譽度下降是基金行業面臨的自身問題。持有人對基金投資的收益和體驗較差。在股市最瘋狂時,基金公司作為專業人士,盲目追求規模,濫發偏股型基金,套住一批基金持有人。盈米財富的CEO肖雯此前曾表示,公募基金業務的各參與方都對此負有責任。
基金君前陣子跟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員聊天,對方說其實他們也不想去拼規模,但股東訂的KPI考核就是看規模,無奈之下只能不斷推出新基金做規模。沒有把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公募規模排名才是最重要的。
而市場上也有百億基金魔咒的傳說,只要基金公司發了規模百億的基金,大概率就是股市見頂的時候,不信請看下圖。
2、散戶更加認可銀行跟保險理財
某從大型基金公司奔私的基金經理也對此表示,大多散戶越來越認可保險或者銀行理財。近兩年,散戶通過保險或者銀行理財被吸引到資管里面,而這些資管產品再去投資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投資從散戶為主變成機構投資者為主趨勢明顯。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分析,公募追求相對收益的行業定位與投資者偏好確定性收益的投資需求背離,這是私募、理財、保險理財、信托等壯大的主要原因。而后者之所以能夠實現確定性收益,或緣于制度套利、或緣于資金池輪動,這些做法都被公募嚴格禁止。
3、公募基金市值占比與A股行情起伏相關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將公募基金市值占比下降歸結為A股市場原因。從數據來看,公募基金所持的A股流通市值總數也的確隨A股行情起伏而變化。
劉亦千表示,國內證券市場本身熊長牛短,導致公募基金的制度優勢未能彰顯,如嚴格控制底倉、控制杠桿,嚴格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他認為,資產管理行業不斷多元化,公募行業受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挑戰。公募基金監管環境最為嚴格,與之比較,近年來受政策鼓勵的私募機構,包括私募證券、基金專戶、券商資管還是保險資管,在資本市場發展中獲得更多的發展紅利。
上述公奔私人士認為非對稱監管是原因之一,在過去幾年,券商資管、信托、保險等本身含有剛性兌付的高收益期望,所以細分類別規模上升較快。而在所有類別中,公募基金歷史上監管嚴格,除非遇到牛市,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
對于2016年公募基金持流通股市值下降,某公募基金市場部總監表示,主要因為委外產品規模大,在震蕩行情下,資金大多流向固收產品。
機構投資者占比增加趨勢明顯
盡管呈現下滑趨勢,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公募基金仍具有相對優勢,機構投資的占比增加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一般機構投資者持有流通市值占總市值比重47.2%,自然人占比37.3%。而從過去幾年的數據看,機構投資者增長明顯。
2008年之前,一般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占比少于自然人。2004年,一般機構占比3.5%,而自然人占比77.6% 。2008年,一般機構和自然人市值占比分別為28% 、45.4%。 2009年是一個分水嶺,一般機構投資占比第一次大于自然人,比例分別為50.5%、31.5%。此后,機構投資者一直占比超過50%的優勢超出自然人。直到2015年,機構比例略有下降,自然人比例略有上升。
上述公奔私基金經理表示,在過去一年,保險資金的影響力更大,整體而言,機構投資者比例在上升,游資的比例在下降。隨著監管套利填平,公募基金的相對優勢會體現出來。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