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或對高房價有致命殺傷力
摘要: ■ 一家之言 政府越調控購房政策,房價漲得越高;所以控制債務的關鍵,不是限制購房,而是限制投機炒房 7月23日,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成都G20會議上表示,應該積
■ 一家之言
政府越調控購房政策,房價漲得越高;所以控制債務的關鍵,不是限制購房,而是限制投機炒房
7月23日,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成都G20會議上表示,應該積極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并特別用了“義無反顧”這個詞,也就是說,房地產稅制改革是必走之路,再難也得走下去。近兩年,中國政府多次提及將全面開征房產稅。不過這一次“義無反顧”的決心,相比之前的“適時推進”更堅決。而高房價綁架了中國經濟,影響了百姓的生活,造成分配不均是主因。
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的銀行總資產幾乎增加了20萬億美元,相較于美國同期的2.7萬億美元,中國的銀行總資產規模已大于美國幾近一倍。
其實,所謂銀行資產就是銀行借給消費者和商業機構的貸款。因此銀行資產規模增加過快絕非好現象,它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債務規模增加太快,債務杠桿太高,到達一定程度勢必觸發系統性的債務危機。
事實上,任何貨幣從金融的角度都被定義為——貨幣即是債務。不管紙鈔也好,電子幣也罷,它們的本質都一樣,全是打欠條。因為無論哪一種貨幣,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只要有信用,它們的地位就是平等的。為什么說貨幣是債務呢?
以美聯儲為例。美聯儲發行貨幣的基礎,是通過政府大量發行短期和長期債券,在其債務償還時才能被銷毀,由此形成債務貨幣。所以,以發行貨幣的形式欠更多的債,債務不會奇跡般消失。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已接近約4萬億美元。
由于人類的知識和判斷,多半都是從歸納得來的。而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的樓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大幅飆升,盡管政府對樓市調控多年,但結果出現了房價越調越高的現象。所以絕大多數中國百姓都認為,房子是永遠不會跌的。甚至有專家都認為,房價一跌中國經濟就不行了。使得購房在中國成了有利可圖的投資(機)行為,出現了天量空置房。
此外,由于投機房產有巨大的利益,導致中國陷入流動性陷阱。借貸出去的錢,顯然都紛紛涌入房市,在一線城市投機炒房,輕輕松松就賺100萬。而多數中小企業,一年的利潤有100萬都不錯了。
因此,出現高房價和大量空置房的根本原因,在于經驗歸納帶來的誤區:政府越調控購房政策,越限制購房條件,房價漲得越高。所以控制債務的關鍵,不是限制購房,而是限制投機炒房。
而開征房產稅,或許能夠起到抑制資產價格泡沫的作用,也是調整貧富懸殊見效最快、操作最方便的方案,就好似個人所得稅,關鍵在于起征點:
首先,向最富有的群體征房產稅。建議以家庭為單位,第一套自住房免征,從第二套自住房開始征稅,然后稅率階梯式上升,即第三套自住房稅率要高于第二套自住房,房子越多稅率越高。
其次,中國的住房占有率全球最高,已超過90%。一旦開征房產稅,將增加第二套房子的持有成本,擁有三套房子的投機者很有可能拋售,但由于缺少接盤者,他們將以出租的形式,把成本轉嫁給租客。
不過,租房市場是一個有效市場,只有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房租才可能上升。實施房產稅,恰恰增加了空置房擁有者的持有成本,因此對空置房征收重稅(對用于出租的房子則免稅),逼迫空置房要么出售,要么逼入出租市場。由于大量的房子進入租房市場,房租必然會下降。
總之,從歐美上百年經驗看,房產稅對高房價有致命殺傷力,可長期穩定房價在合理價位上下。擺脫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綁架,確保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地健康發展;另外,建議政府能將征收來的房產稅,部分用于廉租屋的建設,供低收入家庭租住,使所有普通百姓都租者有其屋,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陳思進(資深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顧問)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