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彩金額超月收入五分之一可能有病
摘要:一心想發財,低收入者把大量收入用于買彩票我國在1987年發行首張福利彩票,1996年發行第一張體育彩票,2000年首次發行電腦彩票,彩票發行迅速發展——2008年僅中
一心想發財,低收入者把大量收入用于買彩票
我國在1987年發行首張福利彩票,1996年發行第一張體育彩票,2000年首次發行電腦彩票,彩票發行迅速發展——2008年僅中國福利彩票發行量就達到603億元。然而,部分彩民買彩票買上癮。有學者指出,購買彩票在本質上是賭博行為,過度沉迷可發展成病態賭博。
窮人更熱衷買彩票
學者 王毅和高文斌調查了我國6個省25個城市的2126名電腦型彩票購彩者,發現購彩者以26~45歲年齡段為主,男性購彩者多于女性,低學歷購彩者在彩票上的投入高于高學歷者;購彩的動機有奉獻愛心、娛樂和中大獎三種,以中大獎最多。
澳門一項研究提出,一個人每月把超過20%的收入買彩票就算過度。以此為標準,前述調查發現過度買彩票的人占23%,更有4.52%的彩民花費將月收入的一半以上買彩票。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彩民占了90.9%,而低收入彩民雖然在彩票的絕對花費上低于高收入彩民,但是他們的投入占收入的比例更大。彩民中下崗、待業、無業人員的群體在彩票上的投入占其收入百分比高達20.86%,遠高于其他人群,推測他們可能將此當成投資。
學者張冬梅調查了廣州彩民的行為,發現有17%的人買彩票的支出超過了收入的20%,他們多數收入偏低,購買次數頻繁,每次購買的金額高,已具有病態賭博的特征。
三成彩民有心理問題
我國發行彩票雖然是以公益為目的,但彩票有以小搏大的可能,因此被部分彩民視為一夜暴富的機會,個別人沉迷其中,可出現嚴重心理障礙。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治醫師李仁軍等研究發現,該省32.0%的彩民存在心理問題,3.2%的人有病態賭博。心理問題主要有強迫、抑郁、人際關系敏感、焦慮等。有些人想發大財,買彩票投入很大卻不中獎,于是老想翻本,甚至整天只想著彩票。有些人借錢買彩票,或者因為買彩票花錢過多而與家人爭吵。
由于賭博在我國是不合法的,許多具有賭博傾向的人將買彩票作為替代,以釋放自己的內心沖動。學者楊德森教授等認為,博彩是賭博行為,嚴重者可發展為病態賭博。李仁軍認為,病態賭博跟縱火狂、網絡成癮、購物狂、性癮等都屬于行為成癮,特點是不顧后果地堅持做可能導致自我毀滅的行為。他建議沉迷彩票的人可以做心理治療,進行認知行為矯正,如果有焦慮癥和抑郁癥等并發癥,則需同時對癥處理,“這些人自覺去找專業機構求治的太少了,政府部門應盡快制定《彩票法》規范彩票業,引導彩民合理消費,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