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堅守者:投研平臺更具吸引力
摘要:“奔私”大潮風起云涌,基金經理的告別信一封接著一封,這是目前發生在公募基金業界的現實情況。然而,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與一些基金經理交流時也發現,盡管物質
“奔私”大潮風起云涌,基金經理的告別信一封接著一封,這是目前發生在公募基金業界的現實情況。然而,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與一些基金經理交流時也發現,盡管物質利益具有誘惑力,但還是有一部分基金經理表示愿意堅守在公募崗位,原因是珍惜公募基金更為強大的投研平臺及公募所提供的更廣闊的視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基金經理并非平庸之輩,他們之中有些人近幾年投資業績十分搶眼。
公募平臺仍然具有吸引力
蕭誠(化名)是上海某基金公司“少壯派”基金經理,目前該公司正在發行由他擔綱的股票型基金,據說發行情況非常好,幾天工夫就已賣出十幾億,足以說明現在基金市場的景氣和這位基金經理的人氣之高。
記者碰到蕭誠,曾試探性地問他,其過往業績出色,是不是有大資金找上門來,想托付他管理,或者有舊交邀其共同合作轉戰私募?對此,蕭誠沒有否認,但他的態度很明確:未來四、五年都不會考慮離開公募基金行業。
蕭誠告訴記者,目前“奔私”成風,說到底,還是豐厚的物質利益誘惑太大,這無疑是各種因素中的主導因素。但在他看來,投奔私募后,投資經理的視界、研究范圍、交流的平臺都遠不如公募,這對于個人的成長不利。而且由于他很享受目前在公募的投資工作,因此盡管收入少一些,但他還是比較滿意。
“在私募基金里,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你鉆研的往往就是那么有限的一個領域,而且目的性很強,各方面機構的交流也會少很多,就投研資源來說肯定不如公募基金。另外,做私募后,營銷策劃、銷售、行政等很多事情都不得不參與一點兒,會分散掉投資經理不少精力。”
蕭誠還表示,公司對他的包容程度很大,自己剛剛管理基金時,摸索階段難免有一些失誤,但公司對他并沒有給予太大壓力,現在他在投資上日見成熟,進入了收獲期,愿意在穩定的環境中繼續拓展事業。
選擇不一各有理由
去年以來,公募基金“奔私”潮愈演愈烈,除了一些近年來依靠成長股投資聲名鵲起的年輕基金經理之外,一些在業內位高權重的“老人”也同樣下海。而一些人列舉的理由,除了公募基金考核、激勵機制有待改革之外,也有觀點認為,公募基金在投資上限制太多,缺乏靈活性,不利于基金經理水平的發揮。
但目前一些在公募基金業多年的人士表示,認為公募基金各方面都缺乏吸引力是不公道的,就像上面那位基金經理所評述的一樣,公募基金相對更強大的投研資源,對于年輕人的起步、成長非常有利。此外,基金業界的業績分化近幾年也非常明顯,并不是混混沌沌吃著大鍋飯。
“其實我注意到,有一些老牌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主要還是靠2007年以前的牛市所累積,就最近五、六年來說,他們的表現大多遠不如年輕人,這可能是思維模式、選股方法上存在一些代溝。他們創立私募,是否仍將有上佳表現,還不能斷言。另外,上一輪奔私熱潮之后,我們也看到,很多人都如流星眨眼劃過。冷酷的生存競爭可能使部分基金經理奔私后命運多舛”。相關人士說道。
據記者了解,目前一些樂意留任在公募崗位上的基金經理,有部分還是業績表現相當突出的。其中,有些人已連續3年投資業績排在全行業較為前列的位置,期間為基金持有人創造的投資回報也早已翻倍。由此看來,并非是平庸之輩才選擇留在公募基金。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考場。每個基金經理都是基于自身的一些情況來作出選擇的,選擇的豐富多樣也說明我們這個市場的廣度在擴大。”某基金業內人士點評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