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孩子》重拾價值觀 回歸家庭本真
摘要: “它關注了我們普通家庭、關注到我們普通的個體,沒有腳本、沒有設計,完全真實。自然的記錄了孩子的出生過程,彰顯了我們作為母親和家庭成員他們的蛻變和升華
“它關注了我們普通家庭、關注到我們普通的個體,沒有腳本、沒有設計,完全真實。自然的記錄了孩子的出生過程,彰顯了我們作為母親和家庭成員他們的蛻變和升華。”這是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任何成鋒對《來吧孩子》的評價。雖然《來吧孩子》被歸類為真人秀節目,但是憑借純客觀的拍攝方式,它更應該被稱為大型觀察類節目。節目內容以孕婦生產為主,立意卻旨在回歸生活,回歸家庭,展現生活的真諦。
《來吧孩子》尋回正確價值觀
電視節目是時代的縮影,反映時代的變遷,也是時代的一種印記。現在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急劇變化,很多人心態都比較浮躁。經過這么長時間的動蕩,很多人開始慢慢找回他們失去的社會價值觀:回歸家庭、回歸本我、重新思考對于幸福的一些定義和定位。《來吧孩子》的應運而生正滿足了這種對于這種價值觀的尋回。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吳法天是這樣解讀的:“《來吧,孩子》這檔節目,實際上在尋找我們一些丟失的價值觀,而這些其實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這是我非常強烈的一個感受。”中華民族是比較注重回歸家庭、注重親情以及尋找幸福的感覺,這種家庭的歸屬感其實比其他的很多民族都要強烈,只不過因為可能這幾年市場經濟、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導致我們一些傳統的價值觀在社會上流失了,或者說很多人迷失了、迷茫了。《來吧孩子》之所以能夠感動觀眾人,因為它觸摸了人的親情中最敏感的部分,直面了現實。在電腦、手機共同發展的多屏時代,家庭之間的感情交流越來越少,而節目無疑起到了凝聚親情,回歸和諧家庭的作用,它也是電視對自身優勢再次的展現。
《來吧孩子》講述家庭的巨變
《來吧孩子》中有這樣一句導語“我們凝視著每個家庭軌跡發生巨變的那一刻。”孩子的降臨,讓每一個家庭發生著巨變,身份的轉變,責任的轉變,愛的轉變。第二期節目中,邵軼敏的丈夫就是一個典型的特例。妻子生產前他甚至坦言“不要孩子都無所謂”,但當孩子降生后,他瞬間就變成了一個“想為孩子做很多事情”的爸爸。正如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專家李存厚所說的“《來吧孩子》起到一個回歸家庭的作用,男士不到產房不知道妻子生孩子的痛苦,他進去之后的陪同對他也是一個觸動,他會更加愛他的妻子、更加關愛他的孩子,那我們的社會就可以解決很多離婚、家庭破裂的問題。” 《來吧孩子》的觸角是朝下的,采用的手法是記錄和記實性的,主題是聚焦家庭,揭示了夫妻的責任和擔當。它也不單單是醫院生產過程的紀實。它實際上以此為核心輻射到很多領域,比如說夫妻關系或者父母的心態,或者家庭倫理等等。這正是對當下家庭倫理在社會學意義上一種最直接的考量,也是對社會最原生態的一種個案的剖析。
《來吧孩子》確確實實已經做到了發現美,從平常生活中能夠捕捉到這些美,這是今天的中國人最缺少的,我們非常缺少具體而細微的家庭細節美,通過這些細節去感受生命。現在的電視熒屏所缺少的是揭示生活真諦,和回歸家庭的迫切需要。《來吧孩子》通過社會最小的單位——家庭,記錄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不僅教會觀眾重拾社會價值觀,也達到回歸家庭本真的初衷。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