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賺錢效應顯現 基金提前進入“分紅季”
摘要: 新華網上海12月1日電(記者 王原)A股在11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創下天量成交,站上了三年來的新高點。公募基金也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利潤,分紅兌現收益。按照往年慣
新華網上海12月1日電(記者 王原)A股在11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創下天量成交,站上了三年來的新高點。公募基金也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利潤,分紅兌現收益。按照往年慣例,分紅盛宴原是要等到年終,但今年分紅季明顯提前,年內分紅基金總額已超300億元,數量也已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基金年內分紅已超300億元
降息政策引燃了市場熱情,11月的最后一個交易周,大盤的上漲幅度創出了年內新高,28日成交量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創A股歷史成交量峰值。與此同時,中國股市的總市值超越了日本股市,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股市。
在股市“高漲”的同時,基金也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利潤,統計顯示,年內基金分紅總額已經超過300億元,各類基金分紅次數高達149次,是去年同期分紅基金數量的近3倍。
公告顯示,景順長城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于11月27日進行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0.8元。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截至2014年11月24日,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為21.42%。
“基金分紅多說明確實是掙錢多了,今年股市債市雙牛,利潤比較多。”華泰證券基金分析師王樂樂說,基金分紅的要求是已實現收益,這也說明基金已經賣出不少投資標的,把收益兌現了。
好買基金研究員王夢麗也表示,在市場前期漲幅較高的階段,基金已經取得較為不錯的正收益,基金經理可以通過分紅,將前期已經累積的一些收益分配給投資者,以規避后市可能帶來的市場回調風險。否則,如果分紅時點沒能踏準市場節奏,也可能造成分紅后市場大漲,錯過了行情。
基金熱情布局倉位升至歷史最高
在股市大漲、債市走牛的背景下,各類基金凈值也水漲船高,德圣基金研究中心11月27日數據顯示,所有開放式基金凈值指數周漲幅3.80%,其中股票型基金凈值漲5.56%,偏債混合型基金漲6.21%,指數型基金漲6.8%。
與此同時,基金經理積極布局,入市熱情高漲,倉位升至歷史高位。同期倉位測算數據顯示,偏股方向基金倉位明顯上升。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9.26%,相比前周上升1.17%。伴隨著同期大盤指數上升,基金倉位有明顯上升變化。
德圣研究部若初指出,分類來看,股票倉位上升明顯,大中小型各規模基金均明顯增倉,各家基金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加倉。從具體基金來看,加倉幅度較大的多為偏好新興成長行業配置基金,也有藍籌風格基金。
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張靖認為,央行宣布降息后資金成本將下調,流動性有望持續寬松,市場情緒也較好。從企業基本面看,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盈利增速下滑幅度有所緩解,是否擺脫盈利增速下行趨勢明年一季度或見分曉,但這段時期內市場氛圍較好,估值較低的行業板塊有估值提升的空間。相比之下,估值較高的小盤股有一定的潛在風險,走勢將出現分化,需要努力尋找真正具有成長潛力,未來市場空間廣闊的成長股進行投資。
牛市行情下理性看待高分紅
匯豐晉信基金報告指出,從歷史走勢看,藍籌股的牛市行情一旦啟動,往往會持續較長時間,不會迅速逆轉。在銀行地產等牛市周期股帶動下股市還會“任性”地走強下去。
泰達宏利基金認為,牛市通常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普漲階段,即過去熊市中被低估的權益類資產迎來大范圍的估值恢復;第二個階段行情會出現分化,真正的“龍頭”開始出現。該機構判斷,現在的市場還屬于第一階段,依然是結構性的牛市,只有真正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行業和公司才能走出長牛行情。
對于年內集中出現的基金集中分紅現象,自然免不了管理人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的考慮。在目前的牛市行情背景下,業內人士也提醒理性看待分紅潮。
王夢麗表示,事實上不論是公募基金主動分紅,還是合同約定的強制分紅,對于業績均有一定的要求。只有確保產品的收益,才有了用來分紅的蛋糕。所以本質上無法從一次分紅來判斷基金業績的可持續性。因此,投資者不能僅僅通過分紅來判斷基金的好壞,在選擇基金的時候,還是要結合歷史業績、管理人管理水平及其投資風格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判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