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產業結構調整勢頭強勁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焦艷艷 趙華松)近年來,西平縣堅持“穩步提升種植業、加快發展養殖業”的發展思路,突出發展區域特色濃郁的主導產業,提升區域特色經濟的集聚能力,全面推進農業生產要
本報訊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焦艷艷 趙華松)近年來,西平縣堅持“穩步提升種植業、加快發展養殖業”的發展思路,突出發展區域特色濃郁的主導產業,提升區域特色經濟的集聚能力,全面推進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整合,使特色經濟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更好地發揮其拉動作用。
蔬菜種植專業化生產取得新的突破。近幾年,西平縣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作為蔬菜生產的主抓手,蔬菜面積平穩增長。今年,西平縣種植蔬菜面積10.64萬畝,比去年增加0.04%;總產307472噸,比去年增加2.4%。目前,該縣形成了以盆堯鎮為中心的溫棚辣椒、黃瓜、番茄等規模化特色種植基地。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多鄉一業、多村一品的區域化塊狀經濟格局已形成規模。
養殖業生產方式取得新的轉折。該縣從發展規模養殖、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養殖業發展水平,蛋雞、肉雞和鴨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該縣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建立養殖小區,推行適度化、規模化養殖,促進了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要求其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增加動物疫病防治力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畜牧業生產的風險。
食用菌市場效益可觀。該縣共有雙孢菇大棚420座,年可實現農民增收900萬元;金針菇大棚670座、黑木耳生產基地340畝。目前,西平縣的食用菌市場行情仍然高漲,食用菌產品遠銷海外。由于效益好,收入增加,菇農種植信心倍增,正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迅速。西平縣按照“農業穩縣、工業興縣、流通活縣,加快小城鎮建設,全面推進小康進程”的指導思想,大力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加工轉換,以資源優勢實現經濟優勢。至目前,全縣各類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300多家,安置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穩定社會起到了積極作用,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