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飲品病菌超標 食品安全需消費者自我保護
摘要: 雀巢系列觀察之一——雀巢飲品病菌超標 食品安全需消費者自我保護 編者按:中國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9日發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報告顯示,雀巢一款牛奶產品被檢出蠟樣芽胞桿菌超標近130倍,飲用后可能
雀巢系列觀察之一 ——雀巢飲品病菌超標 食品安全需消費者自我保護 編者按:中國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9日發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報告顯示,雀巢一款牛奶產品被檢出蠟樣芽胞桿菌超標近130倍,飲用后可能導致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雀巢(中國)公關部經理何彤對此表示:“此案屬于個案,并非所有產品都有問題,被檢驗的僅為個案。”此前,食品安全問題頻頻曝光,似乎成了社會的夢魘。有媒體評論,在一個完整的市場中,我們不能忽略消費者自身的保護能力——保障食品安全,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也是消費者組織自身不斷發揮作用的一個過程。 雀巢牛奶被檢出病菌超標 最新發布的香港食物安全報告顯示,雀巢脫脂高鈣牛奶飲品被檢出蠟樣芽孢桿菌超標。昨日,記者走訪本地超市,暫時沒有發現問題產品,而雀巢指該款產品并沒有在內地銷售,不合格屬于個案,除今次的不合格樣本,另外兩個同類型的樣本全部合格,而同批次產品經官方及第三方檢驗均顯示安全。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近日公布6月食物安全報告,其中四個驗出蠟樣芽孢桿菌超標。其后本報記者走訪部分市內超市,并沒有發現有問題產品出售。 據記者了解,進食含有過量蠟樣芽孢桿菌或該菌所產生毒素的食物,可能引致嘔吐或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 雀巢公司回應稱超標僅為個案 對此,雀巢中國方面昨天向記者表示,該產品沒有在內地銷售,且出現問題的產品屬于個案。“可能是由于倉儲方面的問題,導致了被檢產品細菌超標。”雀巢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何小姐表示,該款產品是由香港生產的,沒有在內地銷售。 專家質疑“超標樣品屬于個案”說法 “130倍數是很高的數字,但是國內和香港每毫升的蠟樣芽胞桿菌含量數字可能不同,這都需要進一步的數字核實。”乳品專家王丁棉強調。 奶業專家陳渝則認為,“如果每毫升1300萬個的蠟樣芽胞桿菌含量和國內標準相比的話,也是嚴重超標的,所以不太可能存在雙重標準的問題,因為現在國內牛奶的奶源、生產加工、運輸、檢測等各環節都是很嚴格的。” 不愿具名的乳業資深人士表示,“不合格樣品屬于個案”的說法值得商榷,畢竟采樣有一定的隨機性,出事的概率小并不能排除此款脫脂高鈣牛奶或者是雀巢旗下其他款式牛奶再次出現類似質量問題的可能,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切實查找“超標樣品屬于個案”的真正原因所在,而不能以“超標樣品屬于個案”為由息事寧人。 該人士同時指出,洋奶粉品牌的質量風波不斷,此事可以視為反擊洋品牌的絕好機會,以此契機重拾消費者對國內奶業的信心。 食品安全中心態度急轉彎 雀巢官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強調:“此種產品在中國大陸并沒有銷售。”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超市,沒有發現該類雀巢脫脂高鈣牛奶,但在淘寶網上看到雀巢三花高鈣脫脂奶粉有售,且售價為168元,近期有6件銷售。 雀巢(中國)在7月31日下午發給《證券日報》的聲明中稱,雀巢在收到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報告之后,已經及時了解了情況。聲明中稱,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對雀巢回復稱:在調查期間發現有關奶品廠及零售商的衛生情況均屬滿意,而有關奶品廠的運貨程序(包括儲存食品溫度)亦屬滿意。除僅此的不合格樣本,中心已從有關奶品廠及零售商共抽取了兩個同類型的奶類樣本進行測試,結果全部合格。 雀巢表示,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已于2011年6月20日來公司直接抽取樣本調查,而公司亦于同日將同批次產品送往獨立第三方實驗室作檢測,兩者的檢測結果均顯示產品符合法律規定以及完全安全,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保障食品安全 消費者要自我保護 更能保護自己的,是具備自我保護能力的消費者。所謂自我保護能力,一是指消費者的自我教育水平,一是指非政府性質的消費者組織。 以近期臺灣地區塑化劑風波為例,最先發現塑化劑的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楊技正”,她恰巧是食品檢驗的從業人員;而整個塑化劑風波中,我們除了看到臺灣地區當地政府的努力外,還看到臺灣主婦聯盟和董氏基金會這樣的非政府組織發起的自救行動。臺灣地區早在1981年就成立了由一批律師和學者發起的“消費者保護基金會”,以“推廣消費者教育、增進消費者地位、保障消費者權益”為三大宗旨,具體工作包括消費者教育、受理消費者申訴和政策游說等。由此開展的消費者保護運動,以其專業知識和溫和理性的姿態,獲得民間和政府層面的多重認可,亦分擔了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責任。 而日本和美國的經驗,也證實了消費者自身對于食品安全的作用。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日本政府就設立了專門進行消費者教育的“國民生活中心”,中、小學里與食品安全相關的課程也不在少數。在美國,食品安全教育更是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美國從1994年起,將每年9月定為“國家食品安全教育月”,其間,政府和民間團體會開展各種培訓,宣傳相關知識。 食品安全問題,不是發展中國家獨有的現象。它與道德、法律和市場的不匹配自然有關,但消費者作為市場中的重要環節,其在維護食品安全上可能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應受到足夠重視。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