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稱近期將公布渤海溢油賠償基金詳細信息
摘要: 本報訊 (記者鐘晶晶)記者昨日從多家環保機構獲悉,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對此前11家環保機構發出的公開信給予了正式回復。就環保組織對渤海溢油事件提出的諸多問題,康菲表示,“第三方專家數據沒有得
本報訊 (記者鐘晶晶)記者昨日從多家環保機構獲悉,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對此前11家環保機構發出的公開信給予了正式回復。就環保組織對渤海溢油事件提出的諸多問題,康菲表示,“第三方專家數據沒有得出環境受到嚴重影響的結論。”
康菲稱已經道歉
7月4日,在渤海灣溢油事故被媒體披露后,包括達爾問、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11家環保機構向該事故主要責任方康菲石油和中海油發出了公開信,要求兩家企業就污染環境和瞞報事件道歉,并要求兩家公司公開真相。
時隔近半年,康菲中國在回函中表示,公司已就溢油事件道歉,并認為溢油無小事,無論量大還是量小。但由于收件系統的問題,公司直到最近才收到此公開信。對于溢油事件究竟為何發生,康菲僅表示“遺憾”,并稱,盡管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和管理制度并經過專家的評估,但事故還是發生了。
對環境沒有嚴重影響?
記者了解到,近日康菲中國高管曾專程就此事與環保組織展開座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康菲在面談中態度還是很誠懇,也承認在操作中確實存在不規范和不當的行為。但對于康菲援引第三方數據,稱對環境沒有嚴重影響,馬軍并不認可。他表示,康菲在回函中指出此結論是自己聘請的第三方機構作出的,但是目前僅憑一面之詞很難讓人接受。
近期康菲公司因對國外媒體表態稱“未造成渤海灣污染”,在社會上再次引發強烈關注。康菲石油中國有關人士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相關報道在翻譯成中文后有誤,公司僅表示,“根據自己的研究顯示未造成顯著影響,但可能別的研究會得出的結論會不同,而那些研究也是有效的。”
馬軍表示,環保組織會持續關注此事件,對康菲會“聽其言、觀其行。”
■ 延伸
賠償基金詳細信息近期公布
自7月份溢油事件被披露以來,截至目前,康菲石油已表示將設立兩個基金對受害方予以賠償,但截至目前賠償基金規模以及如何運作等重要細節康菲并未披露。在涉及基金方面,康菲石油僅表示將與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及該油田合作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配合。
昨日在給環保組織的回函中,康菲中國表示,“我們預期近期將公布有關基金的詳細信息。”
康菲中國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關于設立基金的工作從未停止,這項工作一直在做,但由于設立一個新的基金在運作方面有很多細節,目前還需要時間確定。(鐘晶晶)
■ 聲音
“信息匱乏且不平衡”
對于康菲公司此次對于環保組織的回應,不少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位來自上海的律師認為,這個回信和康菲自己做的網站一樣,是類似事件中污染者發聲的途徑,是宣傳和公關的方式;問題在于現在信息的匱乏和不平衡,沒有和康菲發布的信息相對應或對立的其他渠道的信息源。他建議,環保組織也可以做一個網站,整理發布污染事件相關的信息、新聞、評論,以實現資訊的平衡。
有更多的網友則關心,康菲最終究竟是否要為此次事故買單,有評論人士認為,康菲石油在此事件中最終擔負什么責任,拷問的不僅是康菲石油公司自身,更是相關主管部門。(鐘晶晶)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