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在于思維轉換
摘要: 吳 丹又到大學生畢業就業集中的季節,對于那些在求職路上奔波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并非一片明媚。如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增長明顯趨緩,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我市的大學生就業也不例外。 筆者了解到,一方面是
吳 丹
又到大學生畢業就業集中的季節,對于那些在求職路上奔波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并非一片明媚。如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增長明顯趨緩,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我市的大學生就業也不例外。
筆者了解到,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是企業技術工嚴重緊缺,一些基層單位和相對偏遠的鄉鎮想招人卻招不到。社會價值取向的偏差、就業觀念的陳舊,依然誤導著大學生的就業。一些大學生堅持留在城市,而且還要找一個待遇高、有面子的好單位,不愿意到偏遠鄉鎮和中小企業去工作。曾有一鄉鎮的企業老板向筆者“訴苦”:由于企業設在農村,招工特別難,好不容易招來幾個大學生,可是到企業實地一看,就因為地段偏僻而打了退堂鼓。也有單位在招聘時抱怨,現在的大學生太現實,一上來就問待遇、問收入。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確,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想要找一份好工作無可厚非。問題在于,凡事都要從實際出發,畢竟好單位有限,目前的就業形勢也給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壓力。如果大學生堅持高要求、高待遇的話,無疑是給自己畫地為牢。
轉變觀念天地寬。筆者認為,大學生應及時轉變就業觀念,放低要求就業。如果有好的單位盡力去爭取,爭取不到就不必老等著,哪里能接收、能聘用你,即便是小廠小店或是臟活累活,也不妨先就業再說。厚積薄發,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也是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事實上,大學生若能不拘一格地去謀職從業,就業天地依舊廣闊。
條條大路通羅馬。當前,各級政府都在為大學生就業積極開辟綠色通道,大學生自身更應主動地轉變就業思路,樹立靈活務實的就業觀,變消極等待為主動出擊。機會,就在不遠的轉角處。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