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防輻射服爭端不能只打口水仗
摘要: 李丹丹 近日,央視報道稱,經過實驗檢測,在日常生活中,防輻射服非但不能有效屏蔽外界輻射,甚至會增加衣服內的輻射強度。此報道引起輿論軒然大波,也讓防輻射服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李丹丹
近日,央視報道稱,經過實驗檢測,在日常生活中,防輻射服非但不能有效屏蔽外界輻射,甚至會增加衣服內的輻射強度。此報道引起輿論軒然大波,也讓防輻射服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然而,在一片質疑聲中,上海防電磁輻射協會的多位防輻射領域專家隨后召開媒體發布會表示,防電磁輻射服對屏蔽電磁波是有效的,不可能成為電磁波的收集器。
一邊是商家說防輻射產品有科學依據,另一邊是權威媒體稱有科學實驗為證。有害或是無害,有用或者無用,雙方各執一詞,使得真相越發撲朔迷離。
其實,自從防輻射服誕生之日起,有關其效果的爭議就從未曾間斷。有媒體稱,由于防輻射產品是新興產業,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防輻射服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還處在一個無人監管的空白狀態。
由于缺乏科學權威的定論,對于防輻射服的功效,消費者只得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穿了總比不穿好”的態度,選擇花錢買心理安慰。因此,消除防輻射服爭端,不能僅止于口頭聲明。公眾更希望看到的是科學、有力的證據。這需要相關部門切實承擔起監管責任,從生產源頭抓起,組織權威專家對防輻射服的效果作出權威檢測,如果科學有效就應及時制定統一嚴格的標準規范其生產經營,如果無效甚至有害就必須及時取締,嚴肅查處。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