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一天
摘要: 記者 楊曉輝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6:00,當很多人還在酣睡時,市委農辦駐確山縣雙河鎮大徐村支部第一書記賈守峰就已坐上駛往信陽市明港鎮的客車(他得從這里轉車趕往村里)。無暇窗外的風景,一路上他都在琢
記者 楊曉輝
6:00,當很多人還在酣睡時,市委農辦駐確山縣雙河鎮大徐村支部第一書記賈守峰就已坐上駛往信陽市明港鎮的客車(他得從這里轉車趕往村里)。無暇窗外的風景,一路上他都在琢磨今天工作如何安排。
8:30,剛到村里的他立即主持召開秸稈禁燒工作會:“三夏期間,所有村民組長和包組村干部必須24小時在崗,嚴防死守,確保禁燒工作不出一絲差錯。同時,要做好對群眾的宣傳和教育,加大秸稈還田力度。會后,大家把禁燒橫幅、公告領回去,要立即懸掛和張貼。”
9:00,為指導群眾適時收獲小麥和科學種植花生,他特意從縣里請來農業專家對群眾進行技術培訓,并趁專家與群眾進行交流的時候,把專家帶來的優質花生栽培技術資料逐一發給群眾。
9:50,他出現在村學校旁邊的河道護坡硬化工地,認真查看后叮囑施工隊負責人:“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要加快進度,爭取麥收前完工。”隨行的村委主任李東線向筆者介紹:“賈書記今年幫我們爭取了550萬元的土地項目,并一直關注工程實施情況,幾乎每天都要到工地看一遍。我們的河道護坡硬化后,還要全部裝上
“趕快停工,就要收麥了,再施工下去,道路達不到養護期群眾收麥就得走,這無法保證質量。” 10:20,在劉莊的道路硬化施工現場,他要求施工方停工。
離開劉莊工地,他又趕往張莊、李莊等村民組查看坑塘清淤情況。“由于水源少,這里生產用水很緊張,我們利用土地項目資金對全村13個坑塘和1個河道進行了清淤,同時還新開挖一個坑塘,以蓄積雨水供生產用。”他介紹。
“去年幫助他申報了淺水池種植蓮藕項目,由于缺水,蓮藕生長情況不太好,需要打眼井。快收麥了,打井的人很難找。多方聯系后才幫他找到打井的人,今天開始打井。”11:30,在村民劉振偉的地頭,他指著打井機械對筆者說。
告別劉振偉,他來到一直掛懷的劉文俊老人家,并從自己兜里掏出300元現金塞給老人:“快收麥了,給您送點錢,幫您收麥。”然后,他坐下來與老人拉起了家常,噓寒問暖。“劉文俊和老伴都年近八旬,老年喪子,兒媳婦殘疾,孫子又小,家里很困難。”李主任說,“賈書記經常到他家,不僅逢年過節送去資金和物品,還幫他一家五口解決了低保。”
“注意身體,要多休息。”從劉文俊家出來,他又馬不停蹄去看望因工作而不慎骨折的村委委員張士華。誰知,還未說上兩句話就有人打來電話,說他從縣農業局協調的17.3噸化肥送來了。“走,抓緊時間組織人卸。”顧不上多說,他又匆匆趕往村委。此時已是12:10。
14:30,他準時來到學校,親自把2600元希望工程助學金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
15:00,在查看村民杜二闖的蓮藕種植情況時,杜二闖反映池內養殖的泥鰍有死亡現象,他又忙著與蓮藕種植技術員和市水產專家聯系。
“去年爭取77萬元把社區所有道路都修好了,自來水主管道也接入了社區,現在群眾向新社區搬遷的積極性很高,建好的有100多套,在建的有100多套。”16:00,在大徐村社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上,他邊仔細查看工程建設情況,邊向筆者介紹。
16:30,他又開始查看上午發下去的禁燒橫幅、公告懸掛和張貼情況,向群眾宣傳禁燒工作。
“你這簡直比上班還累。”17:00,記者對一臉疲憊的他說,“基層工作就這樣,已經習慣了,只要群眾滿意,累點無所謂。”他憨厚地笑了笑。這,就是一個駐村第一書記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天。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