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樹紅時映家國 現代豫劇《柿樹·柿子》深情上演
摘要:演出結束后,不少觀眾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觀劇感受,稱贊其“情感真摯不說教、藝術精湛不懸浮”“讓豫劇有了當代溫度”。還有文化學者指出,《柿樹·柿子》一劇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意象營造,成功將主流價值融入藝術表達,為新時代戲曲創作提供了重要啟示。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士君)9月2日晚,市民中心劇院內掌聲如潮,由濮陽市戲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傾力創排的現代豫劇《柿樹·柿子》作為第十一屆黃河戲劇節重磅劇目上演。該劇以深沉的家國敘事、醇厚的親情表達和精湛的藝術呈現,深深打動了全場近千名觀眾,成為本屆戲劇節中備受矚目的焦點。
9月2日晚,豫劇《柿樹·柿子》演出現場。王建成 攝
該劇通過一位母親在命運波瀾中毅然撫養烈士遺孤的動人故事,串聯起跨越時代的倫理變遷與情感堅守。劇中以“柿子樹”為核心意象,象征母愛與歲月的沉淀,也成為連接歷史與現實、個體與家國的詩意紐帶,賦予全劇濃厚的浪漫色彩和人文厚度。
《柿樹·柿子》以“歌頌無疆大愛、禮贊家國情懷”為主題,深刻呈現了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的交融。母親用一生的堅守詮釋了孝道與親情的真諦,也折射出中國普通家庭在時代發展中的價值觀演進與精神傳承。
演出過程中,觀眾反響極為熱烈。每一次掌聲都在劇情情感高潮處自然迸發,許多觀眾感動落淚,劇場內洋溢著溫暖而莊重的氛圍。市民王女士觀后感慨:“這不只是一部戲,更是一堂生動的家風課。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親情的價值,感受到母愛與家國情懷的偉大力量。”多位戲劇評論家也在現場表示,該劇成功實現了傳統戲曲現代轉型的探索,以真實情感打動人心,以平民敘事映照時代,是近年來豫劇現代戲創作的重要收獲。
演出結束后,不少觀眾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觀劇感受,稱贊其“情感真摯不說教、藝術精湛不懸浮”“讓豫劇有了當代溫度”。還有文化學者指出,《柿樹·柿子》一劇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意象營造,成功將主流價值融入藝術表達,為新時代戲曲創作提供了重要啟示。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