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駐馬店老區

統戰薪火耀中原 勠力同心堅如磐

2025-08-21 16:51 來源: 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1938年冬,日軍封鎖平漢鐵路,竹溝商民救國會把城鎮中的商民攤販組織起來,開辟秘密運輸線,千方百計幫留守處部隊購運糧食、布匹、食鹽等日常生活用品,促使竹溝街上糧行、布店、飯館紛紛開張,既支援了抗戰,又保障了商戶利益,讓竹溝市場在戰火中保持繁榮。

統戰薪火耀中原 勠力同心堅如磐

——尋訪竹溝抗日根據地的全民族抗戰力量

記者 劉華山 張遙駝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內的統一戰線宣傳標語。

  

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旗。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宣傳動員。

  

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

初秋時節,陽光明朗。在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老街上,一座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訪客不絕。院中那棵歷經風雨的石榴樹在陽光照射下浮動著點點光斑,仿佛在述說80多年前那段烽火歲月的壯烈記憶,更見證著這片紅色土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統一戰線為法寶,團結各方力量,挽救民族危亡的傳奇故事。

“建立抗日的統一戰線”

竹溝位于伏牛山、桐柏山余脈交錯的小盆地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1926年,竹溝就有黨組織開展活動,點燃了革命火焰,播下了關鍵火種,創造性地走出了“武裝斗爭與統戰工作并行”的革命道路,形成了統一戰線的早期萌芽。

1927年的豫南大地,正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霾中。在周恩來、王若飛的指導下,共產黨員楊靖宇、張家鐸等聯絡確山各地“紅槍會”“大刀會”等民間武裝領導民眾暴動。這些原本分散的農民自衛組織,在“抗捐抗稅、打倒軍閥”的共同目標下聯合起來,形成了擁有萬余人的暴動隊伍。暴動成功后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具有完整意義的縣級人民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這種工農聯合形式成為駐馬店地區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早期萌芽。

盡管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最終失利,但“團結對敵”的理念已深入人心。1928年,確山暴動領導人張家鐸、張耀昶率余部轉入竹溝周邊山林,組建豫南工農紅軍游擊隊,持續有組織地開展武裝斗爭,使黨組織得以在白色恐怖中生存。

1935年,在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系的情況下,張星江、王國華、仝中玉等共產黨人建立了中共鄂豫邊省委,并于次年1月成立了鄂豫邊紅軍游擊隊,以確山竹溝為中心開展游擊戰,成立了第一批農民自衛隊,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游擊根據地,為后續統一戰線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中共鄂豫邊省委成立后,一直試圖重建與黨中央的聯系。時任鄂豫邊省委委員的李子健承擔起尋找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重任。他喬裝上路,歷時40多天抵達北平,向北方局匯報豫南情況。北方局傳達了中共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指示,建議鄂豫邊省委調整“反蔣”策略,特別提到地方士紳和國民黨基層官員的抗日傾向,“建立抗日的統一戰線”。

正當豫鄂邊省委貫徹北方局要求時,西安事變爆發了,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的熱潮,也為統戰工作帶來轉機,推動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地方實力派等加入“抗日大家庭”,從而實現了由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轉變。

彼時,鄂豫邊省委再次對接北方局書記劉少奇,按照北方局重要指示,加強革命根據地建設,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開始有意識與國民黨駐馬店專員公署進行接觸,為竹溝革命注入了新的方向。

這一時期,在黨的領導下,竹溝通過開展民間武裝斗爭、聯系地方士紳等,積累了人脈資源和工作經驗,有效保存了革命火種,為全民族抗戰爆發后統一戰線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動員一切力量來充實抗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全國出現空前的抗日救亡怒潮。國難當頭之際,駐馬店各界民眾的愛國熱情如火山般噴發,抗日救亡的呼聲席卷城鄉,統戰工作也進入快速發展期。

隨著開封失守,為了扭轉岌岌可危的抗戰局面,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朱理治、陳少敏、危拱之,以及先期來到這里的彭雪楓、張震等領導干部先后集中于此,積極準備發動抗日游擊戰爭,這里成為河南人民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然而,此時的竹溝卻如同一座紅色孤島。一方面,深陷國統區腹地,還有眾多地方實力派擁兵自重,時刻威脅著竹溝的安全;另一方面,竹溝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和地痞流氓的恐慌,他們上書蔣介石欲求派兵清剿。

為了鞏固發展竹溝抗日戰略基地,中共河南省委根據周恩來“要高度重視竹溝根據地,動員一切力量來充實抗戰”的明確指示,迅速成立中共河南省委統一戰線委員會,彭雪楓任主任,針對國民黨駐軍、各級政府、地方實力派等不同政治人物的特點,采取“因勢利導、分類施策”的策略,創造性地開展多層次統戰工作。

汝南專員張振江的轉變頗具代表性。1938年,張振江出任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是一個嚴守舊道德的正派人物。統戰委員會派曾在西北軍任職的王恩九去做工作,反復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張振江逐漸接受中共主張,支持轄區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在他的支持下,汝南青年救國會、抗敵劇團等群眾團體相繼成立;當竹溝地區匪患猖獗時,張振江立即派保安團協助剿匪;“確山慘案”發生時,他拒不執行進攻命令,用實際行動回報了王恩九的信任。

南陽地方自治派領袖別廷芳的統戰工作更具策劃性。別廷芳掌控南陽十三縣民團的地方軍閥,做好他的工作事關竹溝西部鞏固的重點。彭雪楓三管齊下,利用舊交關系,親自致信示好,雙方奠定了信任基礎;又派統戰委員會副主任劉貫一持親筆信赴內鄉做別廷芳的思想工作,重視程度受到別廷芳熱情款待,會談充滿誠意;后續派出郭以青、袁寶華等再赴別廷芳部進行交涉,鞏固合作意向。這種“以誠意換信任”的合作,成為統戰工作的經典案例。

地方開明士紳也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爭取對象。1938年,中共上蔡縣委派青年救國會的萬壽恒、李應安向開明士紳李建中宣傳黨的抗日政策,李建中態度積極,欣然加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李建中經費、物資、槍支等支持下,當地成功舉辦抗日青年訓練班,武裝青年的思想。同時,李建中還出錢派人到竹溝新四軍留守處學習,學員們成為當地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的主要力量。

這一時期,中共河南省委以竹溝為基地,通過建立公開或半公開的統戰組織,將各方力量納入抗日軌道,使這里成為“中原抗戰的搖籃”。

“堅持獨立自主,團結一切抗日力量”

隨著竹溝革命根據地統一戰線工作的持續拓展,竹溝已經成為中原地區共產黨發展的一個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為了適應日益嚴峻的斗爭形勢需要,推動中原抗戰全面發展,1938年11月,黨中央決定在竹溝建立中原局,強化了對中原地區的抗戰領導。

1939年1月,根據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劉少奇奔赴竹溝領導中原局工作。此時的竹溝,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但處境異常艱難,且武裝力量相對薄弱。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要想保存并擴大這一戰略支點,開展強有力的統一戰線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在竹溝期間,劉少奇認真貫徹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模范執行黨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策略,強調“堅持獨立自主,團結一切抗日力量”。通過實地調研,他深知,爭取國民黨上層軍官的支持與合作,對于抗戰全局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為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劉少奇極具前瞻性地主張在國民黨上層軍官中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積極拓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廣度和深度。他派劉貫一前往襄樊,向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宣傳共產黨抗日主張,努力爭取李宗仁同情抗日、協同作戰,并建立其與延安的秘密聯絡。同時,積極對國民黨第六十八軍軍長劉汝明、第五十一軍軍長于學忠、第七十七軍軍長馮治安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這些友軍不僅與新四軍保持良好關系,還時常捐贈彈藥、財物,極大地充實了新四軍的抗戰物資儲備,提升了部隊的戰斗力。

與此同時,劉少奇深刻認識到干部對于抗戰事業的重要性,將干部培養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在竹溝期間,中原局通過舉辦黨訓班和教導隊等形式,大力培養黨、政、軍干部和其他骨干力量。據統計,1939年這一年,在竹溝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多數被輸送到新四軍、抗日游擊隊以及各抗日根據地,為當地黨組織的發展壯大以及武裝斗爭的組織實施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竹溝還為延安“抗大”輸送了220名優秀學員,為全國抗戰培養了高素質人才。

在劉少奇的領導下,中原局統一戰線工作蓬勃發展。通過廣泛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激發了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抗日積極性,青年抗敵救國會、抗敵后援會、學生救國聯合會等救亡團體紛紛成立,將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緊密團結在抗日救亡的旗幟之下,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中原地區的抗戰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為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豫南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

記者 張遙駝

1937年7月7日,日寇掀起全面侵華戰爭,全民族抗戰爆發。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和中原地區戰局的不斷變化,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中原大地日益深入人心,愛國民主運動廣泛開展,民主力量日益活躍起來。

此時,中共河南省委以竹溝為中心,通過民運指導員在豫南城鄉播撒火種,掀起豫南地區抗日救亡浪潮,各類救亡團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他們由前期主要在城市開展逐步發展到廣大農村,形成“上層有合作、基層有基礎”的立體統戰格局。

青年群體的動員展現了統一戰線工作的活力。1938年3月,“青年抗敵救國團”(簡稱青救團)在竹溝成立,如涓涓溪水匯成抗日救亡的巨大洪流。其中,汝南學子率先響應,他們在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豫南特委的幫助下,通過出旬刊、寫標語、演戲劇等方式動員青年。通過不斷發展,成員由學生、知識分子擴大到農民、手工業者和各階層愛國人士,構成統一戰線的骨干力量。

婦女救國會的工作深入城鄉角落。1938年,竹溝成立婦女救國會,隨后推廣至各縣。婦女救國會組織婦女學文化、做軍鞋、救傷員,逐步引導她們參與抗日。據初步統計,僅竹溝河東、河西婦女救國會會員就做軍衣3000多件、軍鞋5000多雙。在她們帶領下,各地成立婦女救國會,發展會員3000多人,發揮了“半邊天”重要作用。

知識分子群體以筆為槍,投身統戰洪流。1930年,畢業于國立北京農業大學的魏朗齋回到家鄉,創辦農技職業學校,踐行教育救國的理想。盧溝橋事變后,這位農學家毅然轉向武裝抗日,將農技職業學校改為抗敵訓練班供訓練班學員繼續培訓,并提出“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從抗日”口號。這里成了遂平抗日救亡運動的前沿陣地,培養400多名學員奔赴竹溝、延安及敵后開展抗日救亡工作。

商民救國會在經濟領域發揮作用。1938年冬,日軍封鎖平漢鐵路,竹溝商民救國會把城鎮中的商民攤販組織起來,開辟秘密運輸線,千方百計幫留守處部隊購運糧食、布匹、食鹽等日常生活用品,促使竹溝街上糧行、布店、飯館紛紛開張,既支援了抗戰,又保障了商戶利益,讓竹溝市場在戰火中保持繁榮。

文化統戰成為凝聚人心的重要紐帶。各地救亡團體積極創辦刊物,改編抗日劇目,利用輿論陣地宣傳動員民眾。遂平縣委創辦《抗敵導報》,汝南縣委創辦《宣傳旬刊》《抗戰生活》。泌陽怒吼話劇團與救亡歌詠隊排演《放下你的鞭子》《當敵人來的時候》等劇目,激發群眾愛國熱情,以文藝凝聚“抗日一家”的共識。

從“階級聯合”轉向“民族聯合”,各類救亡團體的發展證明,群眾路線是統一戰線工作的生命線。據不完全統計,至1938年10月,豫南地區抗日救亡團體就達上百個,各種會員達數萬人。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時,駐馬店地區的統一戰線已發展為涵蓋黨政軍群、工農商學及各民主黨派、少數民族同胞等龐大體系。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策 劃:鄭 剛 王振江 統 籌:劉華山 李鐵軍

資料來源:市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委直屬機關工委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品善网| 哦太大了太涨了慢一点轻一点|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4408私人影院| 夜夜爱夜夜做夜夜爽| 一本大道香焦在线视频|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美女露出乳胸扒开尿口无遮挡|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午夜影院小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热99在线| 女人18岁毛片| 一级在线|欧洲| 成年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 天天综合视频网| 一嫁三夫电影免费观看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男爵夫人的调教| 免费黄色片网址|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播放| 超清中文乱码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