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移風易俗激活鄉村文明“一池春水”
摘要:文化賦能:培育文明鄉風“新生態” 發揮致富帶頭人力量激活基層治理。黃山口鄉通過“村委吸納+群眾推薦”方式組建11人的鄉事調解隊,將致富能手、退休教師等納入其中,形成“調解隊議事—群眾參與—支部 監督”的治理閉環。
記者 方祥
“泌陽縣以移風易俗為突破口,將文明鄉風建設融入基層治理血脈,通過制度創新、文化浸潤、榜樣引領,讓鄉風文明煥發出新時代的精神氣象。至今年5月,全縣行政村完成村規民約修訂,紅白事花費平均下降40%,群眾滿意度達92%。”近日,泌陽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黨建引領: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
制度創新筑牢根基。在雙廟街鄉閻洼村黨群服務中心,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強翻開紅白事參照標準,上面詳細記著婚宴桌數不超過20桌,每桌標準不高于300元;白事辦理時長不超過3天,治喪期間禁止燃放煙花、大搞封建迷信活動等20多項細則。泌陽縣通過“黨員帶頭議、群眾廣泛提、代表集中定”的民主程序,將移風易俗納入村民自治框架。全縣22個鄉鎮(街道)296個行政村、61個居委(社區)全部完成修訂村規民約,同時建立紅白理事會,形成“支部統籌—理事會執行—群眾監督”的全流程管理機制。
紅色力量示范帶動。銅山鄉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文明辦喪承諾書》,折射出全縣黨員干部“亮身份、做表率”的行動自覺。將移風易俗納入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和“五星”支部創建,明確黨員干部違規操辦婚喪事宜“一票否決”。至目前,該縣2.3萬名黨員累計簽訂承諾書,開展“移風易俗我先行”主題黨日活動400多次。
文化賦能:培育文明鄉風“新生態”
發揮致富帶頭人力量激活基層治理。在耿莊村文化廣場,杜海軍正與村民討論新建圖書室的選址工作。作為種植合作社帶頭人,他不僅帶動30多戶群眾致富,還牽頭成立鄉事調解隊,成功化解12起鄰里糾紛。黃山口鄉通過“村委吸納+群眾推薦”方式組建11人的鄉事調解隊,將致富能手、退休教師等納入其中,形成“調解隊議事—群眾參與—支部監督”的治理閉環。
文化陣地滋養鄉風。走進花園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書畫室、棋牌室、農家書屋等一應俱全。這里每年舉辦的“孝老愛親餃子宴”,已成為村民最期待的文化活動。街道黨委統籌資金,為12個居委社區配齊文化設施,打造“15分鐘文化生活圈”。舉辦“戲曲進鄉村”“四季村晚”等活動200多場次,自編自演的《村規民約我踐行》等節目,讓群眾在歡笑中接受文明洗禮。
實踐深化:解開陳規陋習“千年結”
婚喪改革動真碰硬。在花園街道生態和園景區,28對新人參加的集體婚禮簡約而不失莊重,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摒棄陳規陋習,弘揚時代新風,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這場由政府主導的活動,不僅為每對新人節省費用3萬余元,更通過“零彩禮”倡議帶動轄區彩禮金額下降60%。
經濟減負釋放活力。郭集鎮通過移風易俗為群眾減負,這筆“減負紅利”被用于發展特色種植、鄉村旅游等產業,帶動1200多名群眾就業。魏云捐款10萬元修繕道路,吸引中藥材企業落戶,年產值突破500萬元。文明鄉風正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這場發生在泌水河畔的文明嬗變,既是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也是對現代鄉村治理的深度探索。當移風易俗從政府推動變為群眾主動,當文明鄉風從外在約束化為內生動力,泌陽縣正以文化人、以風塑形,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