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參軍?保家衛國!”(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他們經歷的抗戰)
摘要: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李林茂隨部隊參與了解放山西的系列戰斗。 1946年,李林茂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1958年,李林茂轉業到新安縣,開始了和平年代的生活,但軍人的本色從未改變。微風拂過,院前那一排國旗輕輕搖曳,與老人胸前的勛章交相輝映。
人物名片
李林茂,山西垣曲人,1924年7月出生。1942年,加入抗日武裝力量。1945年,加入太岳軍區的八路軍。后參加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本報記者 金京藝
8月12日,在新安縣城關鎮老干區一處普通的院落里,陽光透過茂密的竹林,投下斑駁的光影。一排國旗迎風飄揚,一直延伸到李林茂老人的家門口。
得知記者要來,101歲的抗戰老兵李林茂早已換上整潔的軍裝,胸前掛滿軍功章,端坐在客廳中央。
當老人用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撫摸胸前那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時,時光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國仇家恨鑄就鋼鐵意志
1924年,李林茂出生在山西垣曲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那個山河破碎的年代,平靜的生活很快被日寇的鐵蹄踏碎。
“日本人把我父親一槍打死了,還打死了我的好幾位親人。”老人回憶起那段往事,聲音顫抖。十幾歲的少年親眼看見親人倒在血泊中,國仇家恨在他心中燃起熊熊烈火。“我要當兵!保家衛國!”這個信念深植于心。
1942年,李林茂結識了中共地下組織員郭華鋒,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抗日武裝力量。1945年,21歲的李林茂正式加入太岳軍區的八路軍。
當被問及為何參軍時,老人鏗鏘有力地回答:“我為啥要參軍?保家衛國!為家報仇!”歲月可以模糊記憶,卻無法磨滅刻骨銘心的信念。
戰火淬煉彰顯英雄本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然而,1947年,閻錫山秘密收編殘留日軍組成“陸軍暫編獨立第十總隊”,危害人民。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李林茂隨部隊參與了解放山西的系列戰斗。
在他們與殘留的日軍交戰期間,敵軍憑借高聳城墻負隅頑抗。戰況膠著之際,李林茂臨危受命,帶領突擊隊借著夜幕掩護展開坑道作業。經過徹夜奮戰,一條直通城墻根基的地道終于完成。在這場血戰中,李林茂多處負傷,頭顱中、腿骨中至今仍留有彈片。
老人輕撫著頭頂的傷疤淡然道:“這點傷不算啥,很多的戰友卻永遠留在了那片戰場。”
1946年,李林茂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4月,他跟隨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為保家衛國而戰。胸前那一枚枚軍功章,記錄著這位老兵征戰沙場的光輝歲月,也見證著新中國在戰火中誕生的偉大歷程。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1958年,李林茂轉業到新安縣,開始了和平年代的生活,但軍人的本色從未改變。
紅色基因在這個普通家庭傳承。李林茂的三個兒子、一個孫子和一個外孫相繼參軍,一家三代走出了六名軍人、五名共產黨員。
“我希望國家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年輕人一代更比一代強,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這是百歲老兵最樸素的愿望,也是最深沉的家國情懷。
每天清晨,老人都會坐在客廳的躺椅上凝視墻壁上的相框,一遍遍看著那些承載著記憶的老照片。
“這張照片是我和戰友們的奮斗回憶。”老人深情地說。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回望,李林茂老人的一生,恰如一部濃縮的民族抗爭史、一部鮮活的新中國成長史。
“我們的武器差,日本的武器先進,但是我們最后勝利了,靠的是我們的決心。”老人用樸素的話語道出了堅持抗戰的堅定信念。正是千千萬萬像李林茂這樣的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用堅定信念鑄就了永遠屹立的精神豐碑。
微風拂過,院前那一排國旗輕輕搖曳,與老人胸前的勛章交相輝映。這一刻,過去與現在、個人與國家、記憶與傳承,在這方小小的院落里交融。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