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彩禮”催開文明花 ——探訪“全國文明村”陳老莊村
摘要:陳老莊村深諳“家風正則民風淳”的道理,大力開展“曬家風家訓 傳文明新風”活動,家家戶戶門前廳堂掛起的家訓牌成了無聲的教科書。村民趙愛珍的故事廣為人知:3個女兒出嫁,彩禮分文未取,被評為“不要彩禮好岳母”。
記者 劉金霞
夏日的豫南平原,晨曦初露。西平縣盆堯鎮陳老莊村,盆堯鎮婦聯副主席、村紅娘協會會長陳春榮騎著電動車穿梭在綠樹掩映的村巷里,車頭的小喇叭播放著她自編的《婚俗新風三字經》——這是她的工作日常。
陳春榮向大家宣傳陳老莊村的婚俗新風(資料圖)。
從昔日“高額彩禮壓彎腰”到如今“婚事簡辦領風尚”,陳老莊村的文明蛻變,如靜水深流。2025年5月23日,“全國文明村”的金字招牌,為這個3170人的村莊加冕,也標志著其移風易俗、鑄魂鄉村的生動答卷獲得肯定。
黨建領航 筑起文明“主心骨”
“這塊‘國字號’牌子,是對咱深耕文明沃土最好的肯定!”該村黨支部書記陳升輝手握獎牌,語氣堅定。村“兩委”以黨建為引領,成立鄉風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率先制定實施方案,將鄉風文明創建繪入鄉村發展藍圖。“一約四會”制度的全面推行,為移風易俗設立了“硬杠杠”。
如今的西平縣盆堯鎮陳老莊村(資料圖)。
其中,嚴格落實“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16字方針,成為村民的共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莊創新積分制管理融入村規民約,讓“軟引導”有了“硬抓手”。
紅娘協會 牽出文明新風尚
面對令許多鄉村頭疼的“天價彩禮”頑疾,陳老莊村創新破局。村“兩委”牽頭成立18人的公益紅娘協會,這支巾幗力量將全村175名適婚青年登記造冊,建立信息庫,積極與外村互聯互通,搭建“婚緣橋”。協會成立以來,17場聯誼活動歡聲笑語,促成了21對新人“零彩禮”或“低彩禮”結婚。
紅娘們的故事口口相傳,“紅娘線,新風牽,不要彩禮要明天”的樸素理念,悄然改變著村民的婚戀觀。大操大辦之風褪去,節儉、環保、溫情的新式婚禮成為年輕人的主動選擇。
傳承家風 文明入戶潤無聲
文明的扎根,離不開家風的滋養。陳老莊村深諳“家風正則民風淳”的道理,大力開展“曬家風家訓 傳文明新風”活動,家家戶戶門前廳堂掛起的家訓牌成了無聲的教科書。
退伍軍人陳朝軍家門前,“盡孝敬祖 盡忠報國”8個大字道盡家國情懷;黨員陳樹申的“愛黨愛國 勤儉持家”家訓,樸素中彰顯價值。“牌子掛出來,言行就要配得上!”陳朝軍坦言。村民康鳳蘭和兒媳20多年如母女般和諧相處,不僅被評為省、市、縣級“最美庭院戶”,更讓“婆媳親全家安”的美德家喻戶曉。
榜樣引領 文明花開香滿園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陳老莊村常態化開展“最美系列”“文明系列”評選,180人次的先進典型成為引領風尚的燈塔。
村民趙愛珍的故事廣為人知:3個女兒出嫁,彩禮分文未取,被評為“不要彩禮好岳母”。“嫁女不是賣女,孩子們幸福是最大心愿。”她樸素的堅持,登上了央視《焦點訪談》。其退還彩禮支持女兒創業的舉動,更樹立了“新岳母”的時代風范。
“二組雷全海家老人離世,按標準只辦了一頓大鍋菜,照樣風風光光。”在村規民約的提倡下,雷全海帶頭簡辦白事贏得尊重。這些可親、可敬、可學的身邊人身邊事,讓高價彩禮、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的積弊無處遁形。
如今的陳老莊村,道路寬敞潔凈,庭院錯落有致,綠意盎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家訓格言等點綴其間,詮釋著文明的深度。從“紅娘協會”牽起的新式良緣,到“零彩禮”樹起的道德標桿;從黨員干部的率先垂范,到對“三留守”的溫情關懷……一場由表及里的文明變革在這里開花結果。
“全國文明村”不是終點,而是陳老莊村邁向更高水平鄉村振興的嶄新起點。陳春榮們的“三字經”依然在晨光中回響,文明新風,正持續滋養著這片生機勃勃的沃土,譜寫著和美鄉村的燦爛華章。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