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琴弦演奏致富曲 青山育出金飯碗
摘要:從竹溝的紅色星火到提琴的全球共鳴,從老樂山的層巒疊翠到民宿里的笑語歡聲,確山用實干作答:革命老區的振興,既是產業的崛起、生態的增值,更是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賡續與綻放。
大象新聞記者 張建良 雷剛
確山,這片曾被譽為“小延安”的紅色熱土,正以一場深刻的鄉村振興實踐,將革命年代的激昂斗志轉化為新時代的發展動能。從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到富裕和諧的鄉村圖景,確山正譜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嶄新篇章。
產業新聲:黃土地奏響雙弦樂章
提琴產業園,這個由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筑夢的搖籃。短短數年, 200畝的土地匯聚了2000多名從業者,并以驚人速度改寫產業版圖:年產提琴占全國總產量的40%,中高端產品占比更高達80%。
“確山制造”的小提琴遠銷歐美,年創匯2000萬美元。河南昊韻樂器等龍頭企業,不僅讓世界傾聽“河南聲音”,更成為返鄉創業的標桿,帶動鄉親們在家門口端起了“金飯碗”。一把提琴,連起了游子的鄉愁與家鄉的繁榮。
三十公里外的智慧羊舍演繹著另一重奏:在“科技興牧、生態優先”理念指引下,確山湖羊產業實現華麗轉身。依托河南康誠農業等龍頭企業,首創“共富模式”:竹溝生態羊產業園帶動農戶入駐,瓦崗鎮智慧生態示范園引進良種攻關育種。全縣湖羊存欄超33萬只,年出欄41萬只,穩居全省前列。投資建設的畜產品加工產業園,年屠宰能力達百萬只羊,貫通了“秸稈—生態羊—有機肥—農作物”的綠色循環產業鏈,惠及13個鎮街、600余農戶,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讓“羊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增收的“領頭羊”。
生態振興:綠水青山繪就金山銀山
確山深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作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和國家4A級景區,老樂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6%,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景區建設集森林康養、文化體驗、運動休閑于一體,恢弘重建了遇真宮、玉皇殿等古建筑群,梯田花海、天鵝湖等景觀引人入勝。更令人矚目的是其紅色基因的傳承——依托“三館一園一線”(黨史教育館、革命紀念館、國防教育館、楊靖宇精神文化園及紅色教育體驗線),運用全息投影、VR等現代技術,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基地,讓革命精神在青山綠水間薪火相傳。
山腳下的鄉愁經濟同樣蓬勃。在三里河街道北崗社區,一場“舊房蝶變”悄然發生。當地創新采用“五統一”模式(規劃、設計、改造、管理、分紅),將易地搬遷后的128戶舊宅高標準改造為“樸園”“棠宿”等特色民宿集群。設計尊重村落肌理,融入農耕文化,打造民俗長廊和“五園”景觀,網紅打卡地棲鳳臺、回龍口鄉村藝術廣場應運而生。村民不僅獲得保底分紅(三年后5000元/年),更通過就業、土地流轉、農產品銷售等渠道增收,戶均年增收超3萬元,真正實現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共富愿景。
文化賦能:紅色血脈滋養鄉村精魂
確山的振興之路,始終流淌著文化的血液。革命精神、鄉土文化、產業品牌在此交融共生,鑄就鄉村發展的靈魂。
作為楊靖宇將軍的故鄉和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所在地,確山將紅色文化深植振興血脈。老樂山紅色教育中心成為黨性錘煉與青少年研學的重要陣地,竹溝鎮“小延安”的歷史榮光被精心守護。這份精神財富,持續為確山發展注入信念之力。
樂中民宿對鄉土文化的挖掘,提琴產業對工匠精神的追求,中藥材產業對“豫南藥鄉”品牌的塑造,無不體現文化賦能的力量。菡藝日化以皂角古法工藝融合現代科技,打造植物清潔品牌;提琴產業園讓確山工匠精神名揚海外——文化成為產業附加值提升的核心密碼。
從竹溝的紅色星火到提琴的全球共鳴,從老樂山的層巒疊翠到民宿里的笑語歡聲,確山用實干作答:革命老區的振興,既是產業的崛起、生態的增值,更是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賡續與綻放。這片英雄的土地,正以昂揚之姿證明:只要根植沃土、銳意創新,革命精神就能化作發展的永恒動力,老區的鄉村必將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