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要理念的誕生|學習總書記的好作風?
摘要:余村之行9天后,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文章《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深刻指出“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20年過去,余村已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
浙江安吉余村村口的石碑。安吉縣委宣傳部 供圖
浙江天目山北麓的余村,村口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0個大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正是在余村首次提出的。
20年前,余村正處在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村里剛剛通過民主決策,關了礦山和污染企業。開礦采石、辦水泥廠,口袋是富了,但環境毀了,“山是禿頭光、水成醬油湯”。不過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關了礦洞、停了工廠,老百姓上哪兒掙錢?村子靠啥發展?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余村。“下決心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習近平說,“過去我們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在簡陋的村委會會議室里,習近平和大家座談了1個多小時。他對村干部們說:“生態資源是你們最寶貴的資源,搞經濟、抓發展,不能見什么好都要,更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迷戀過去的那種發展模式。”
余村的困惑,是當時浙江乃至全國面臨的共性難題。余村之行9天后,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文章《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深刻指出“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會產生矛盾,又可辯證統一”。
20年過去,余村已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從那間小會議室走向了全國各地。在“兩山論”指引下,越來越多的地方探索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新路。
通過解剖麻雀、發現典型,既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又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兩山論”的誕生,也是一堂生動的作風課。
文/勁漪
編輯/鐘祺
配音/靜玄
音頻剪輯/安先
海報設計/星光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等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