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風潤朗陵
摘要:如今,確山縣正凝聚各方力量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厚植向上向善風尚,引領全社會向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轉變,讓美麗文明的確山成為有品質、有溫度、有活力的文明之城。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李向恒
“以前村里紅白事大辦酒席,鋪張浪費,攀比成風,現在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6月17日,記者在確山縣留莊鎮毛繩村采訪時,談及村里這幾年的變化,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這是確山縣深化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一個縮影。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確山縣采取系列舉措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一股股新風正氣在朗陵大地蔚然興起。
凝聚協同合作向心力
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重在建章立制,讓文明常態暢行。確山縣突出問題導向、明確目標任務,對全縣移風易俗工作進行重點安排。
該縣宣傳部門作為牽頭部門,充分發揮“頭雁”作用,細化宣傳引導、教育監督、示范帶動等工作任務;紀檢監察、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找準工作職能和移風易俗工作的“切入點”,積極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多方聯動的良好局面。
該縣紀委監委印發相關規定,要求全縣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嚴格登記備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全縣開展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著力整治突出問題,倡導用生態環保的方式文明節儉治喪。
構建善治德治新路徑
確山縣各鎮(街道)建立制度保障機制,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訓、誠信建設、移風易俗等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各行政村(社區)完善“四會”群眾自治組織章程,組建200多支紅白事宜勸導隊,參與轄內紅白事宜,對不符合村規民約的情形及時介入勸導,讓群眾成為移風易俗的參與者和執行者。
確山縣積極推動德治、善治和自治相結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張大生,“駐馬店好人”姚金華在盤龍街道成立“好人調解團”,每年調解矛盾糾紛百余起;李新店鎮創新將“巾幗法律明白人”納入三源共治專業調解員人才庫,在全鎮13個村建立一村一“巾幗法律明白人”制度,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多件;雙河鎮探索推行移風易俗積分制管理機制,婚事新辦、孝老愛親等善行義舉可轉化為“移風易俗積分”,點燃了村民參與文明實踐的熱情。
引領崇德向善新風尚
該縣各鎮村深入挖掘培育“道德模范”“文明家庭”“鄉村光榮榜”“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典型代表1600多人,在各村(社區)廣泛設立“道德模范榜”“先進典型榜”“善行義舉榜”,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人、用身邊事帶動身邊人。雙河鎮打造“智志雙扶暨孝善文化助推鄉村振興”品牌,“孝善典型”“鄉村光榮榜”評選活動成為該鎮亮麗名片。
確山縣充分發揮好人協會示范引領作用,在石滾河鎮何大廟村等地開展長桌宴等活動25場次,村民圍坐一起觀看文藝節目、接受義診、分享美食,營造和諧友善氛圍。
共繪文明鄉風新畫卷
走進瓦崗鎮蘆莊村,房屋外墻、路燈燈桿、廣場廊架旁,移風易俗宣傳標語、牌匾隨處可見。
移風易俗,既要破除陳規陋習,更要立起新風正氣。該縣委宣講團組建26個宣講小組,奔赴各鎮(街道)開展宣講活動;由“百姓名嘴”“好人宣講團”200多人組成的“文明輕騎兵”活躍在田間地頭,用方言土語講述文明故事;開展“惠民文化節”系列活動,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和活動向基層傾斜,累計送戲下鄉120場次。
確山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優勢,組建30多支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團隊,聚焦群眾多樣化需求,開展“送溫暖 獻愛心”等活動1000多場次,培育出“孝善文化+”“關愛老兵”等20多個志愿服務項目。
如今,確山縣正凝聚各方力量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厚植向上向善風尚,引領全社會向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轉變,讓美麗文明的確山成為有品質、有溫度、有活力的文明之城。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