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麥客”
摘要:“麥客”跨入機艙,目光專注,腳踩油門,手握調控桿,輪輪刀鋒割下黃澄澄的麥穗,排排麥子被卷進收割機。立于田間的“麥客”,氣勢如虹昂首推進的聯合收割機群,在金黃色的麥浪中,勾勒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夏季豐收圖。
劉韜
進入五月,黃淮平原千里沃野一片豐收的景象。麥浪隨風起伏,麥穗顯出黃澄澄、沉甸甸的模樣。有時代“麥客”之稱的農機手,馳騁在廣袤的農田里,一幅麥收大會戰的壯觀畫卷躍然紙上。
初夏的天氣說變就變,在鄉親們看來麥收是“龍口奪食”。父親告訴我們,麥熟一晌,收割若不及時,麥穗脫落會導致大幅減產。遇見連續風雨天,熟透的麥子會倒伏,不僅收割困難,還發霉出芽。時代“麥客”的辛苦勞作,對于搶收麥子至關重要。
清明節一過,參加會戰的“麥客”摩拳擦掌,進入麥收備戰狀態。擦洗、更換、潤滑、試割,“麥客”緊鑼密鼓地對機械進行大修,仔細查看每個零部件的性能,避免連續作戰時機器出現故障。“麥客”緊盯幾個小麥產地,籌劃著將近半年的機收作業路線圖。湖北、河南、山東、河北、內蒙古,猶如候鳥遷徙一般,馳騁北方農耕區的大部分省份。
堂哥是村里最早的時代“麥客”,駕駛的收割機已經換了四代。每到五月底,他都會指揮著把檢修好的五六臺收割機在曬場上一字排開,像整裝待發的戰車一般,引來全村人聚攏觀看。此時,村莊上空彌漫著新麥的清香,收割機群從村口的老柿樹下轟隆隆駛過,儀式般地開始了一年里最繁忙的麥收之旅。
火辣辣的太陽,滿眼皆是豐收的喜悅。“麥客”跨入機艙,目光專注,腳踩油門,手握調控桿,輪輪刀鋒割下黃澄澄的麥穗,排排麥子被卷進收割機。璀璨的陽光下,切碎后的秸稈撒向后方,分離出的小麥爭相進入糧倉。機倉很快滿了,又黃又亮的麥粒歡騰著、跳躍著,落到拖拉機車廂里,或鋪在地上的塑料布上,散發出誘人的麥香。
“麥客”駕機作業,非常辛苦、臟累和煩瑣。大忙時節,烈日炙烤大地,“麥客”連續幾天都要守在地里,一身汗水、一身塵土,顧不上洗澡,灰頭土臉,餓了只能由主家送些簡易的飯菜打打牙祭,累了把同伴換上,確保收割機不停止工作。清早踏著晨露,夜晚頭頂星光。田間地頭,一張折疊小床一鋪被褥,無暇顧及蚊蠅的叮咬,打個盹兒喝瓶紅牛接著干。
每年收割季節,盡管天氣炎熱難耐,他們也大都在曠野的田間度過。隨著麥浪滾動,“麥客”常常迎面遭遇卷起的大量灰塵。有時還會遇到風雨交加,大風裹挾著驟雨,來不及找個地方躲避,被淋成“落湯雞”,對許多“麥客”來說是常常遇到的事兒。這樣的勞動,一干就是半年。麥子、稻子、蕎麥,哪里的作物先成熟,就往哪里去收割,一路辛勞、一路跋涉。
風火辣辣地吹過,麥稈松散地在風中搖曳,穗子隨著微風飄揚。收割后,麥子堆成了一方方整齊的金黃色方塊。“麥客”嫻熟地輕搖操縱桿,收割機毫不費力地將它們聚攏在一起。此時的豫南大地,是屬于“麥客”縱橫馳騁的領地,也是聯合收割機群的主戰場。立于田間的“麥客”,氣勢如虹昂首推進的聯合收割機群,在金黃色的麥浪中,勾勒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夏季豐收圖。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機械智能化得到了普及,收割機作業效率已實現了提質升級。如今,堂哥和他團隊的“麥客”,工作環境變得愈加舒適便捷。新型收割機的駕駛艙干凈整潔,沒有丁點兒的塵土飛揚,以往隆隆噪聲也不復存在。新型收割機各部件的運轉,通過遙控器按鍵隨時調節,倉里漏糧也會自動報警,匹配的北斗終端,設置好作業路徑可進行無人駕駛收割。
汗灑塊塊田,腳踏阡陌埂。北方廣袤的麥田,為“麥客”創設了戰場。麥熟的時候,“麥客”從天南海北而來。新時代的“麥客”,不畏太陽蒸曬,不懼灰塵侵襲,風餐露宿,直到顆粒歸倉,讓偉大的農耕精神銘刻于大地之上。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