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身份信息“加密” 河南“網絡身份證”認證效果如何
摘要:隨后,記者下載該APP后,經過手機NFC區域識別讀取本人身份證核驗身份信息后,再經本人人臉識別、關聯手機號、設置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口令后,申領到了“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包含姓名、網號、我的二維碼。
記者領取“網絡身份證”截圖
記者使用“國家移民管理局”小程序做試驗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邵可強
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上,公安部展出的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引發廣泛關注。這個“網絡身份證”為何引發關注?如何下載?可以在哪些場景應用?5月22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實測發現,通過手機APP可申領個人“網絡身份證”,在其他各家APP需要認證時,可用該“網絡身份證”來認證自己。
為何引發關注?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在網上注冊賬號時,一般需要輸入我們的身份證號、手機號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但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就是個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是指國家根據法定身份證件信息,依托國家統一建設的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為自然人提供申領網號、網證以及進行身份核驗等服務。平臺通過“網號+網證”雙軌機制,將傳統身份證信息轉化為加密的虛擬憑證。
其中,網號是指與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對應,由字母和數字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網絡身份符號;網證是指承載網號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網絡身份認證憑證。有網友表示,這相當于在網絡上給個人信息“穿個馬甲”,類似個人在網絡空間有個人專屬身份證號和身份證。
我們通過申領這個網絡身份,在其他各家APP需要認證“我是我”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網絡身份證”來認證自己。這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互聯網平臺以落實“實名制”為由超范圍采集、留存公民個人信息。
據了解,這個由公安部打造的“數字保鏢”,每天能減少2000多萬次身份信息泄露風險。
如何下載使用?
5月22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注意到,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試點版)已在手機應用商店上線,安卓操作系統、蘋果操作系統手機用戶均可下載。
隨后,記者下載該APP后,經過手機NFC區域識別讀取本人身份證核驗身份信息后,再經本人人臉識別、關聯手機號、設置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口令后,申領到了“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包含姓名、網號、我的二維碼。
且可代他人申領。未成年人申領時,需要已申領網絡身份信息的監護人進行協助。
這個“網絡身份證”怎么使用?據介紹,申領成功后,用戶會得到一張加密的虛擬憑證,它可以向需要實名認證的互聯網平臺進行認證,不再需要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等信息。
記者使用“國家移民管理局”小程序做試驗,登錄時未填寫個人信息而選擇“國家網絡身份認證”方式,頁面跳轉至“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頁面,確認使用后輸入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口令即完成登錄。
“網絡身份證”的應用場景有哪些?據了解,目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正處于試點階段,公安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研究適用的應用場景,包括互聯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登錄,對存在涉詐異常賬號的用戶身份重新進行核驗,網上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的身份核驗等。
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已對接400余款APP,包括各大互聯網平臺和政務服務、金融征信、教育考試、文化旅游、衛生健康等行業領域的線上應用,在賬號注冊、一鍵登錄、密碼找回、手機號變更、會員管理、預約購票等眾多場景均可使用。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