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非文明對話大會在埃及舉行
摘要:本屆中非文明對話大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非洲研究院、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共同主辦。大會設“中非古典文明中的治理經驗互鑒”“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城市與鄉村治理:挑戰與應對”“考古合作與文物保護”三個分論壇。
新華社開羅4月17日電(記者 辛儉強 張?。┑谒膶弥蟹俏拿鲗υ挻髸?6日在埃及東北部城市伊斯梅利亞舉行,大會主題為“古典智慧的現代價值——中非古代文明對當代全球性挑戰的啟示與鏡鑒”。來自中國和非洲的知名專家、學者、外交使節、媒體記者等百余人出席活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本屆中非文明對話大會主題,既是落實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精神的重要實踐,也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注腳,更是對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智慧獻禮。中非雙方不僅成為南南合作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更向世界宣告,發展中國家完全能夠以獨立自主的姿態,共創人類文明新形態,走出一條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現代化道路。高翔就深化中非文明互鑒提出三點倡議:溯文明之源,以古典智慧啟迪現代治理;聚創新之力,以文明對話助推發展實踐;擔時代之責,以中非合力重塑文明敘事。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表示,本次大會秉承通過中非古代文明的交流互鑒共同應對當今全球性挑戰的精神主旨,再次體現了中非文明觀的高度契合,充分彰顯了中非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堅定步伐與時代擔當。在中非開啟共筑新時代全天候命運共同體的新階段,中國愿繼續與非洲各國一道,筑牢命運共同體意識,深化中非文明互鑒,共同應對地區挑戰,攜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中非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
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主任伊扎特·薩阿德說,中國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為非中合作增添文化與人文維度,推動雙方更深層次的互信與合作。通過中非文明對話大會等平臺,雙方強化文化與社會紐帶,推動建立基于共同利益與相互理解的長期伙伴關系。
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副校長薩阿德·扎格盧勒表示,此次會議在埃及舉行,肯定了埃及作為東西方重要橋梁的地區和國際地位,以及在促進不同文化和民族相互理解方面發揮的突出作用。蘇伊士運河大學及其孔子學院作為實踐典范,通過學術交流、職業培訓及企業就業論壇等機制,搭建埃中人才培養與文化交流平臺,并聯動非洲其他孔院共享經驗,破解協作壁壘,共同推進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
本屆中非文明對話大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非洲研究院、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共同主辦。大會設“中非古典文明中的治理經驗互鑒”“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城市與鄉村治理:挑戰與應對”“考古合作與文物保護”三個分論壇。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